亭皋临潞水,佳节倍凄清。
木叶愁风力,芦花助雨声。
荒台无客屐,空槛剩诗楹。
遗韵思前代,词华愧后生。

注释:

亭皋:长满芦苇的湖泽。

吊问亭将军,即《九日寄汤东野》中的“吊古寻幽”,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思念友人汤东野(字东野)。

凄清:悲伤寂寞。

木叶:泛指树叶。愁风力:风吹落叶之声令人伤感。

客屐:客人的鞋,这里指游人的足迹。

空槛剩诗楹:空荡荡的栏杆上只剩下诗人的诗句。

遗韵:前代的遗风余韵。

词华:才思与文采。词华愧后生:自己才思、文采不如后辈。

赏析:

《九日过东皋吊问亭将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亭皋临潞水,佳节倍凄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亭子坐落在湖畔,湖水波光粼粼,映照着亭子的倒影。然而,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作者却感到格外的悲伤和凄凉。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想起了逝去的好友汤东野,他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颔联“木叶愁风力,芦花助雨声”,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而芦花在雨中的飘落,又为这个秋日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息。这里的“愁风力”和“助雨声”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荒台无客屐,空槛剩诗楹”,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荒台已经无人来此赏菊,只有诗人还在栏杆上徘徊,吟咏着那些昔日的诗句。这里的“荒台”和“空槛”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

尾联“遗韵思前代,词华愧后生”,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虽然作者已经离开了这个时代,但他仍然怀念着前代的遗风余韵,同时也为自己的才思和文采感到羞愧。这里的“遗韵”和“词华”都代表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代的感慨和自我反省。同时,它也反映了唐朝社会的衰落和文人的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