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弼
【注释】 布帆:指船帆。毗陵:今江苏常州。 逢春:即逢春日,意谓到达目的地。 冷花寒叶:形容秋天景象,冷清、萧条。 【赏析】 诗是送友之作。诗人与友人同舟而行,在吴门(今苏州)送行,临别赠言,抒发惜别之情。 首句写友人将乘船去毗陵的地点,但“布帆”又似乎没有定所,暗示其去向不测。第二句写自己既是一位归人,又是一位送者,身负双重身份。第三句写明日一别,隔城远望,只见秋云满目,一片萧索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性格刚毅,有“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豪放之语,因此其诗歌风格也多豪迈激昂。此诗前两句写友人出游,后两句写自己送友远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答案】 译文: 当年古人在深夜里仰望星空,那镇压灵坛的星图还有符箓。 偷写的那些文字只有苍鼠才懂得,几行篆字环绕在春天的野草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朋友深夜看星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解读选项的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的描述,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对诗歌进行正确评价。本题中,“赏析”要求考生对诗句的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其艺术特色。 “山门半掩浮云阙,古道人稀芳草歇”,首句写山门的景色。山门,指寺院的正门。浮云,形容山门外云雾缭绕的景象。阙,指宫殿的门楼
【解析】 本首诗的注释:四圣观(古建筑名):即四神山观,位于今四川成都东郊。 小园宽占一山孤:小园在山上,十分宽敞。宽占一山孤,形容小园面积大。 别有墙遮古观居:另有一道墙将古庙包围着。 到了恩波拦不住:恩波指水,水可以绕过障碍物流淌。 水窗游出放生鱼:水窗是水从窗户流进流出,游出放生鱼,意指水流不息,生命永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小花园占尽一山之孤寂
注释: 蜡梅:梅花的一种,因在冬末早春开花而得名。 倩:爱恋;羡慕。 棘林:指山边的树林,也写作“棘篱”。 山岸:指山的边沿或岸边。 先得见:比他人更早看到或闻到。 辟寒金:指开在枝头的腊梅花,其花形小而密,色黄如金,故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腊梅。诗人用“爱花偏倩猎人寻”来表现自己对腊梅的喜爱和欣赏。接下来“残雪偷春上棘林”则描绘了腊梅在冬日残雪中悄然绽放的情景
诗歌翻译与赏析 诗原文: 忆昔同行题落叶,寺前枯树鹤巢边。 不知今度苔枝上,多少秋虫已化蝉。 译文: 回想起昔日同行时我们曾在落叶下作诗,寺前的枯树上栖息着白鹤的巢穴。然而现在,我不禁在苔藓覆盖的树枝上感叹,不知有多少秋天的虫子已经变成了蝉。 赏析: 这首小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画面。首句“忆昔同行题落叶”回忆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赏景、题诗的美好时光
注释: 1. 师说古香寮旧开:这句诗中的“师说”可能是指一种教学方法或者理论,而“古香寮旧开”则形容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充满古色古香的氛围。 2. 鲍照曾为惠休来:这里的“鲍照”是南朝宋的文学家,他曾经担任过惠休寺(今名惠山寺)的住持。 3. 至今猿鹤犹知敬:“猿鹤”通常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长寿和高洁的品质,这里表示无论过了多久,这些动物依然保持着对环境的尊重和爱护。 4. 静对寒星礼碧苔
【注释】 女坟湖:在今安徽怀远县境内。石龟无语对东风,海鹤曾迷晓市中:石龟对着东风,海鹤曾在市上飞翔。 三十六鳞朝夜月,玉钗人在水晶宫:有十六条鱼鳞的鱼儿朝晚都在月亮下游玩,一个戴着玉钗的人就在水晶宫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写石龟、海鹤、鱼鳞、玉钗等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女坟湖的喜爱之情。诗中以“石龟”、“海鹤”和“三十六鳞”三句为线索,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首联两句
寄云泉僧永颐 颂罢南华谁得闻,两川寒玉一禅身。 松边弹舌低声念,莫引龙来变作人。 注释:这首诗是写给云泉僧永颐的一首赠诗。赞美他如南华真人一样高洁,在两川之间修炼成了一片寒玉,他的修行如同禅宗的一禅身。在松树林边低声诵经,不要引来大龙(龙是佛教中的恶势力)变成人类。 赏析:诗人以赞美的方式表达了对僧人永颐的敬意和祝福。通过比喻手法,将僧人比作南华真人,赞颂其高洁的修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
【诗词原文】: 赠从古上人 山僧袖出新诗卷,字字馨香扑人面。 清晨何处展看来,卷得梅花两三片。 【释义】: 山中僧人拿出了一卷新的诗稿,每句都有香气扑鼻,令人陶醉。清晨的时候,我在什么地方看到了这首诗?只见诗中卷起两三片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僧人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僧人手中的诗稿以及诗句中的梅花,表现了对僧人深深的敬意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