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肃
【注释】 ①林泉:指隐居之地,山林泉石。 ②曲膂:脊骨弯曲处(比喻要害)。 ③癖春秋:嗜好春秋,即喜欢《春秋》之学,这里借指喜好儒家经义。 ④逆鳞:触犯龙的鳞片,比喻触犯权贵的忌讳。 ⑤迷阳:指阳光,这里指隐者不与世俗交往。 【赏析】 此篇以蛇自比,讥刺那些居官贪腐、不顾人民死活的官员。 “责官只得林泉幽,也有曲膂潜相雠。”这两句诗是说,那些做官的人只知贪赃枉法,为所欲为,他们只好退居林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首联“山压浓阴势欲颓,阿香推车振不开。”描述了一个山景,山势沉重,浓荫密布,仿佛要坍塌一般,而阿香则在尝试推动车子,但是车子却无法动弹。这里的“山”和“浓阴”都暗示了自然的力量,而“欲颓”、“振不开”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君来论诗风四起,挽出羲和照九垓。”则是对上一句的回应,表示当友人到来时
【译文】 山中怪石如蹲伏的猛虎,山顶离天只有几尺。 却要披开丛生的荆棘,从山腰下来。 道人修养本性讨厌尘世的繁华,避世只因山不高。 哪知道他在天上飞升成仙,吃王母蟠桃不遗忘。 参天的松柏门昼闭不纳客,碧玉摘菜煮着雪白饭。 百年来冷坐无车马喧嚷,一旦来了真正的客人。 应该知道喧闹与寂静没有差别,出世何妨在世间。 能引来高僧作为老师的人作古,龙兴今天才开辟了山场。 【注释】 龙兴:指庐山。 傍山怪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贺梁溪李先生除右府》。下面是逐句释义: 虏兵震地喧鼙鼓,黑帜插城遍楼橹。 敌军如惊雷般震动大地,擂响战鼓声震天动地。 蔽空戈甲来如云,群盗相随剧豺虎。 遮天蔽日的军队如同涌动的云彩一般,群盗如豺狼般凶猛。 胡尘漠漠四壁昏,诸将变名窜军伍。 北方的尘土茫茫四野一片昏暗,将领们改名换姓逃窜到军队中。 十万兵噪龙德宫,上皇避狄几无所。 十万士卒喧嚣着进入龙德宫
东林一枝庵 世间杰出之人俯视飞翰,帘旌不动天寒风吹。 但得一人自寻安逸,谁会寒冷之士三万间? 东林天下推第一,净几明窗万千禅客。 主人幽居仅一枝,便觉宽容无迫窄。 一身六尺何足患,蠢动当知俱欲安。 谁识曹溪一滴许,能令法雨遍尘寰。 译文: 世间杰出的人物俯瞰着书写着飞鸿的翰墨,帘子未动却感受到天边的寒风。只需一个人自寻安逸,谁会想到寒冷之士需要三万间房屋?东林寺在天下排名第一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话。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话:“渊明句法古无有,头上幅巾供漉酒。”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陶渊明的诗句写法非常古老和独特,他的头巾被用来滤酒。 第二句话:“李白豪篇惊倒人,举目望天不计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白写的豪迈诗篇让人感到震惊,他抬头看天,甚至忘记了时间。 第三句话:“二子风流不可追,公作幽轩为唤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两个年轻人的风采无法追赶
独领诗坛卧北窗,故应落笔士夫降。 笑谈自扫剡藤万,声价曾高魏阙双。 六合便当归化笔,一同聊复赏澄江。 初无肯綮烦游刃,夜饮何妨取万缸。 注释 - 独领诗坛卧北窗,故应落笔士夫降:独自在诗坛上占据高位,因此每次下笔都能引起士大夫们的共鸣。 - 笑谈自扫剡藤万,声价曾高魏阙双:以幽默风趣的态度对待世事,其声誉和地位曾经仅次于皇宫的两位重臣(魏阙指皇宫,魏为魏国,阙即门楼,此处借指朝廷)。
【注释】 只将诗律对晴窗:只把诗歌的韵脚和音调与阳光照耀的窗户相对照。 曹子棒头施色五:曹植的棒头上涂有五彩之色。曹,指曹植,字子建,三国魏陈留郡相县(今河南开封)人。建安文学家,曹操次子,生前为五官中郎将,封陈公、陈思王。 崔侯厅下植松双:崔浩的大厅前种有两棵松树。崔浩,北魏大臣,博学多闻,官至司空,封平棘公。 千篇堪友骑鲸李:我的诗作足够和李商隐“欲投人处借问津”相提并论。千篇,形容数量之多
【注】霹雳松(霹雳:雷声,比喻松树的声响) 老干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阿香推车动地来,振起虬髭上天阙。 砰轰一声惊倒人,雨势更挽银河倾。 炎洲六月尘生海,一朝化作无边春。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雷电劈松的壮丽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1. 老干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注释:千年的老松,像被刀削过的铁块一样坚硬,春天到来之前,蛰伏的龙尚未释放它的威力。 赏析
【译文】 晴空万里,阳光照耀大地,小虫子们纷纷在林中栖息。 我非常感激你对我的关心和访问。你的诗歌如同清风拂过我的衣袖。 我自认为像犬马那样忠诚,在山巅采蕨,宁愿饿死也不会背叛。 我怎么能与五绝相比,成为天人呢?读到你的作品我汗流不止。 你如今已经是师从友人中的佼佼者了,应该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 如果叩问天门寻求机会,请为我推荐给陆贽。 【注释】 1、 亨甫:张籍的别称。 2、 日:太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