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愚
注释: 飕飕崖溜静静流淌,在寂静中我听到了远方的回声。 到这里来,仙凡之间只有咫尺之遥。 鹤驾朝真的日子何时到来?洞门终日锁着寒冷的云。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金华洞天的独特感受,表达了他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首句“飕飕崖溜静边闻”,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寂静的山崖上,清冷的溪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给这个寂静的世界带来了生机。 第二句“到此仙凡咫尺分”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注释: 烟暖溪头草正肥,尽教牛饱卧晴曦。 这里的“烟”,是指炊烟,是诗人在山间小屋外看到的景象。“暖”是形容词,用来形容天气温暖宜人。“溪头”指的是溪流的源头或上游。“草正肥”中的“肥”是形容词,用来形容草长得茂盛丰美。“尽教牛”是动词短语,意思是让牛吃光了,表示草地很肥沃,足够让牛吃饱。“晴曦”是指晴朗的阳光照耀下的早晨。这里的“曦”是指日光。“卷桐又入深深坞”中的“卷”是动词
注释: 昌老是以竹子为象征,号竹溪。疏疏绿影酿寒清,高节虚心久得名。意思是竹子的枝叶疏疏落落,绿色的影儿酿造出一片清凉,它高耸入云,节节高洁,不屈不挠,因此长久地得到人们的赞美。 不见月明流水处,好风时引凤雏声。意思是在月光明亮的清澈水流之处,看不到竹子的影子;只有当和煦的好风吹来的时候,才听见竹丛中传来的鸣叫声,就像凤雏(凤凰的幼鸟)一样美妙动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竹子为题
【注释】 潭老号古渊:潭水之深,可以号令古人。潭:指深潭。老:形容深邃。号:叫。古:古老。渊:深渊。 蛟龙窟宅初无底,神禹难穷浅与深:蛟龙的居所(洞穴),起初是没有底的。神禹治水,难以测度它的深浅。 好把凝流消息子,沛然为雨活丛林:善于调节水流,使其在子午线上循环往复,像瀑布一样,滋润着森林。 【赏析】 赞其有神力、能生灵。首句“潭老号古渊”是说这潭水多么古老而深湛啊!“老”字写出了它的深远
【注释】:蛟干虬枝巧作蟠,鳞鳞鬣鬣自生寒。卧间不致为妖去,只就涛声起处看。 【赏析】:《床屏怪松》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奇松异石图。诗中“蛟干虬枝巧作蟠”一句,形容山石的奇特形状;“卧间不致为妖去”一句,写出了山石的清高脱俗。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意和诗意
诗句释义 1. "别我芝岩旧主情":表达了对过去在芝岩(可能是作者的居所或某地)的朋友或旧主人深厚的情感。这里的“旧主”指过去的亲密伙伴或朋友。 2. "松堂月冷露华清":形容的是夜晚在松树环绕的大厅中,月光如洗,清凉的露水覆盖了大地。这里可能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清新的自然景象。 3. "古桐高佩知何处":使用“古桐”和“高佩”这两个关键词,诗人在表达一种对远方、对未知事物的向往或探求
诗句输出:良宵桂月耿中庭,蛩在青莎叶底鸣。 译文输出:夜晚的月光照亮了庭院,蟋蟀在青草地上鸣叫。 注释输出:良宵,美好的夜晚;耿中庭,明亮地照耀着庭院。蛩,蟋蟀。青莎叶底鸣,蟋蟀在青草地下面鸣叫。 赏析输出:《僧之金陵》是释智愚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金陵(现在的南京)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夜晚的景色描绘了金陵的美丽和宁静,展现了桂花的月光和蛩虫的鸣叫。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曾禅人唯之 当头一诺未为亲,大道难将语默分。 不听晚风江上笛,一声吹破碧天云。 注释:曾经禅门的僧人只是轻描淡写地答应而已,真正的大道却难以将沉默和语言区分开。不要听那晚风吹过江上传来的笛声,那笛声会吹破天空中的云彩。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禅道的理解,认为禅道并不是简单的口头承诺,而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境界。诗人认为真正的禅道需要通过实际的行动来体现,而不是靠言语来表达。同时
【释义】 僧人在雁台游览时,音旨双消,无法听见。卷起衣衫,向南去,与谁论说?龙湫水涩,石桥滑,得到道路应该敲尊者的门。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首句写景,点明题意;第二句写僧人游雁台的情景,表现了僧人的孤独和落寞;第三句写龙湫水石桥滑的情况,表现了环境的恶劣,突出了诗人对环境的不满;第四句写僧人得到道路后,敲尊者门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尊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法的理解之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释义】: 送别鉴座主,纸灯吹灭了,但心中仍然徘徊未决。直到如今心还未灰,台石上的藓花已经将半蚀,不知道烧香拜佛又有何用? 【注释】: 1、鉴:指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或主持考试的官员。座主:旧指主考官。 2、纸灯:即纸灯,这里指蜡烛。 3、迂回:曲折。 4、台石:台阶前的石头。 5、藓花:苔藓。 6、焚钞:烧钱。 7、复来:再来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鉴座主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