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亲手栽种松树,并由此产生的感悟。首句以“郁郁冰壑”形容松树的姿色,用“株株手亲植”点明自己亲手种植的情景。二、三句写松树生长的过程和结果,四、五句表达出对松树的赞美之情。 前两句是说,这棵松树长在深深的山沟里,它的枝叶茂密,姿态高峻挺拔。后两句则写松树长成以后,那两棵苍劲挺拔的松树直插云天,傲视群峰。 这首诗通过松树的生长过程来表现松树的高风亮节
【注释】 不住复新新:指春日里,镜中人的形象不断改变。 来从幻里真:指镜中的人像,是虚幻的。 旧髯皆变白:指镜中的人像,都是老年人。 老眼尚精神:指镜中的人像,虽然年岁已高,但目光仍显明亮。 世事终难鉴:指世道人心,很难分辨真假。 菱花亦有尘:指人的容颜易受外界影响,容易蒙上尘埃。 东风原上草,不觉又生春:指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木繁茂。 【赏析】 《春日对镜》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酬李寄轩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轩。 究心无别旨,鸣道有来源。 未话先通理,声诗不在言。 相期湖上寺,执手听啼猿。 注释: 1. 寄傲知何所:寄傲,即隐居,知,知道。意指隐居的地方在哪里? 2. 行藏匪一轩:行藏,指行为或修养。匪,不是。轩,是指一种车,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意指你的生活方式不是只有一种。 3. 究心无别旨:究心,深入研究。无别旨,没有其他的意图或目的。意指深入研究
鱼篮赞 顾顾不释手,提起复低头。 自笑无人买,腥风吹未休。 注释:我提着鱼篮,反复地提起又放下,不禁感到好笑。可是鱼篮里装的都是些卖不掉的死鱼,即使有人想买也买不着。这些腥味随风飘荡,久久不能散去。 赏析:这是一首写渔人生活艰辛的诗。诗中通过描写渔人提着鱼篮反复提放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渔人在捕鱼后无法卖出鱼来,只好把鱼放在篮子里提回家去的辛苦生活,表现了渔人的无奈和辛酸
净发吴生 【注释】:吴生:指吴地的书生。 【赏析】:“吴生”是诗人自况,以“吴生”代称自己。“适意多云水,寻幽访所知。曾于竺峰下,会见宝溪时。”此两句写吴生之游。“适意”是说游玩得心满意足。“多云水”,即指游山玩水。“寻幽访所知”,说明他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寻找隐士和贤者。“竺峰”、“宝溪”,都是山名。“竺峰下,会见宝溪时”二句写在山中偶遇知己。“竺峰下”指山中。“宝溪”是指山中清静幽雅的地方
隐侍者游乳峰 窦深惟古雪,霄岸列危峦。到者难披顶,寻师多卖单。无时云气重,长带瀑声寒。挨得入门句,归来示我看。 注释: 1. 窦深:山洞幽深。 2. 惟古雪:只有那古老的积雪。 3. 霄岸:高高的崖岸。 4. 危峦:险峻的山峦。 5. 到者难披顶:来到这里的人很难看到山顶。 6. 寻师多卖单:寻找老师的人很多,都卖单了。 7. 无时云气重:没有时候云气很重。 8. 长带瀑声寒:瀑布的声音很长
针生大坑 在山间挖出一个大坑。 假道针锋上,行藏云水中。 通过针尖上的小洞,行走如云中游。 且非心法妙,自是手头通。 这不是什么高深心法,而是手上有窍门。 前辈多遗偈,灵襟出众工。 前辈们留下了很多遗诗,我也能写一手好诗。 明朝何处去,黄叶度溪风。 明天去哪里?就在这黄叶飘落的溪边散步吧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叔杲。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鹫岭心旌动,池边影渐疏。” 注释:鹫岭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山的高峰,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心旌指的是内心的波动,这里指因登临而引发的情绪变化。 赏析:诗人在登高望远时,被鹫岭的雄伟所震撼,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敬畏之情。 第二句:“一生无定力,七十尚移居。” 注释:一生可能意味着人生或生命,无定力可能表示缺乏坚定的意志或决心
来拜东山祖,峰高日未央。 注释:来到东山拜谒祖师,只见山峰高耸云天,太阳尚未西坠。 赏析:诗人来到这里拜谒东山的祖师,发现山峰巍峨高耸,太阳还未西沉。这一句描绘了东山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遐瞻心已足,右绕兴何长。 注释:远望心已足,绕行兴何长。 赏析:远处眺望,心已满足;环绕东山走一圈,兴致却无穷无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东山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解析】 “流菜”二句,意思是说,自己虽不深隐,又怎能忍受故园的山呢?“那堪”二句,意谓:我既未能忘记自己的影迹,却又总是妨碍着人间的生活。“白发”二句,大意是说,鬓边的白发已经斑斑点点地长满了,而自己却还在吟诗作赋,过着闲适的生活。“江湖”二句,大意是说我渴望在江湖上寻找新的人生目标,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出这山海关的束缚。 【答案】 就明书怀 流菜非深隐,那堪复故山。 未能忘影迹,终是碍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