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所作,描述了金朝灭亡的过程。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惊风吹沙暮天黄,死焰燎日横天狼。(译文:狂风席卷着沙尘,黄昏的天空变得黄浊,熊熊大火照亮了天空中的天狼星。) 2. 巉巉铁穴六十里,塞口一喷来冰霜。(译文:陡峭的山崖中有个铁穴,有六十里长,要塞口一喷出寒气,就像被冰雪覆盖一般。) 3. 导骑局脊衔尾前,毡车轣辘半侧箱。(译文:前面的骑马者骑着高高耸起的马
化城行 东郊野马如马惊,依稀隐约还成城。 参差雉堞云间横,鳌头岌嶪擎长鲸。 壮哉三都与两京,殿阁楼观颃空明。 丹雘峭丽欹且倾,烟气荏苒摇旆旌。 其中似有百万兵,是邪非邪寂无声。 秦邪汉邪杳难名,长风忽来一扫清。 赤日如血高天青,霜净沙干雁鹜鸣。 路傍但见棘与荆,祇有惨淡万古情。 人间城郭几废兴,一抔聚散皆化城。 君不见始皇万里防胡城,人土并筑顽如冰。 屈丏按剑将土蒸,坚能砺刀草不生。
巴陵女子行 北来诸军飞渡江,突骑一夜满岳阳。 楼头火起入闾巷,曹逃偶走如牛羊。 巴陵女子尚书妇,生平不识门前路。 乱兵驱出势仓皇,夫婿翁姑在何处? 吞声掩泪行且啼,啼痕沾湿越罗衣。 此身忍使人再辱,裂帛暗写临终诗。 上言社稷安危事,下说投江誓天志。 一回宛转一悲辛,心折魂飞不成字。 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飒天为愁。 芙蓉零乱入秋水,玉骨直葬青海头。 古来烈妇才一二,谁似巴陵更文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赏梅图,诗人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红梅的美丽和坚韧。 汴梁宫中的绛绡梅被移栽到汴河堤上,这象征着红梅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接着,青条团掿的杏花颗,琐细向阳才半开,这些细节描绘出了红梅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形态。 张公小队呼我饮,风色偃髯寒气凛,这里描述了赏梅时的氛围和心情。玉衔径踏黄河冰,貂帽飒檐掀紫锦,则描绘了赏梅者的形象和他们的环境。 金鞍细马歌舞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怀来醉歌》。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胡姬蟠头脸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 - “胡姬”指的是古代西域地区的美女。“蟠头脸如玉”,形容她们的脸庞白皙,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一撒青金腰线绿”,则描绘出她们身姿轻盈,腰部线条如同青色的金子和绿色的腰带。 2. 当门举酒唤客尝,俊入双眸耸秋鹘。 - “当门举酒”是指主人热情地为客人斟酒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并附上必要的注释。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岁临鹑火斗插子,稚阳欲复老阴死。 【注释】:岁月到了鹑火,斗宿中的天蝎座。幼稚的太阳想要复生,老年的月亮却已经死去。 【赏析】:这里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以及生命的变化。 2. 朱灵南极元龟首,望舒北至明堂里。 【注释】:南极的朱灵星在天龟之上,望舒星在北边到达了明堂的位置。 【赏析】
【注释】 昆崙山巅半峰碧,海风吹落犹带湿:昆仑山的山顶上只有半边是绿色的,海水吹来的风还带有湿润之气。 意气不欲随群山,独倚青空迥然立:志气不想跟随着群山,独自高高地耸立在高空中。 平地拔起惊孱颜,剑气劲插青云间:从地上突然升起,使原本软弱的大地都为之惊讶。它那像宝剑一样的锐气插入云霄。 济南名泉七十二,会为一水来浸山:济南有七十多处著名的泉水,这些泉水汇聚起来将淹没这座山峰。 我来方作鲸川游
赵州石桥 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建于隋朝初年。桥长37米,宽5.94米,高8米,跨度达110余米。它由28个半圆形石块组成,每个石块重约15吨。这种设计使得桥梁在承重时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变形。 轮囷太古绿玉月,半插水面不挂天。 一矼一段数十丈,大业至今七百年。 深衔密匝无罅隙,嵌磨妥帖坚且圆。 仰视压面势飞动,劲欲拔起疑坠颠。 鬼功神力古未有,地维欲绝还钩连。
【注释】 闲闲:指诗人。画像:比喻诗中所写的人物形象。安得起:怎么能够请得动。公重(chóng)着鞭:公侯贵族的马,也指贵公子的马,即贵公子的骏马,这里代指诗人的好友或知己。万古:永远。天悬:天上挂着。 【赏析】 此为酬赠之作。酬谢友人之知遇。上句是写诗人对好友的知遇之恩,下句是诗人自许
赵邈龊伏虎图行 南山射虎曾得名,壁上忽见令我惊。 何物敢尔来户庭,屡叱不动仍生狞。 画师前身是山灵,胸中有虎无丹青。 老槲数笔平扫成,杀气惨淡猛气横。 头颅半妥蹲孤城,怒尾倒插蟠霜旌。 铁须张磔疑有声,赤吻沥血犹带腥。 抱石欲卧伏欲腾,爪入石角瞠不瞑。 寒电夹镜骞两睛,四座凛凛阴风生。 威棱神采出典刑,邈龊乃是金天精。 伊昔诗家杜少陵,酷爱赋马并赋鹰。 为怜神俊故屡称,我今赋虎亦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