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注释】 揽衣待明发:整理衣裳,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 石路何幽阻:石径多么崎岖难走。 日出不见人:太阳升起了,但是看不到人影。 林深但多虎:森林里深处有很多老虎。 乳峰稍已近:山峰上有些地方已经接近。 恐惧那复数:害怕再遇到老虎,恐怕难以计数。 【赏析】 这首诗描写雪窦山的险峻和旅途中的困难。首句点题,写诗人早晨起床后整好行装,为的是次日一早启程;二句写山路的艰险;三、四句写在太阳出来时
移舟泊泉口,我行已信宿。 【注释】:移舟,把船移动到。泊,停泊。泉口,指泉水的出口。信宿,即“一宿”,过了一晚上。 【赏析】:第一句写诗人到达目的地后,在泉口停留,第二天又继续游览的情况。 天寒洲渚生,峰回川途曲。 【注释】:洲渚,指水中的小岛。生,生长、繁茂。 【赏析】: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山中,看到岸边水边草木繁茂,景色优美。 烟霞兰若高,别墅在林麓。 【注释】:烟霞,指云雾缭绕的山峰。兰若
幽窗悄无寐,落叶不可数。 风惊叶间露,中宵听成雨。 起视天正碧,万里若垂宇。 兹予亦何为,兀兀守环堵。 译文: 寂静的僧舍中我独自坐着,无法入睡,看着窗外的落叶纷纷飘落。一阵风吹过,树叶之间的露珠被惊动了,仿佛听到叶子在夜晚中哭泣,化为雨水落在屋顶上。抬头看到天空是那样的清澈,仿佛有万里之遥。在这寂静的夜里,我为何还要守着这狭小的空间呢? 注释: 1. 雍熙僧舍偶书:雍熙,宁静祥和;僧舍
潘公古达人,陈迹閟丘壑。 潘岳(潘安)是晋朝的文学家、书法家,字安世,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左思齐名,合称“潘左”。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尤工于骈体文,曾官太子洗马,后迁尚书度支郎。潘岳一生著述甚多,现存赋、碑文等30余篇,《汉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20篇序文和《金谷集作》、《闲居赋》、《秋兴赋》等10卷集文,还有《关中旧事》、《潘安事迹》、《悼亡诗》37首
休日集于城南 休日,指休假的日子。城南,这里指诗人的住所所在的地方。 译文:在休息的日子里,聚集在城南的住所。 注释:休日,指休息、休假的日子;城南,指诗人的住处。 赏析:首联写诗人在休息日里与友人相聚的情状。“休日”,即休假的日子,也指闲暇无事之时。“城南”是说诗人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在这休息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们欢聚在城南的寓所。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即闲适安逸,不拘小节。 投耒从远游
注释: 1. 金华北山,即华山。 2. 灵源,华山名胜之一,位于华山之北。 3. 木末,指树梢。行行,形容行走的样子。 4. 路逐飞云上,形容道路随飞云而上。 5. 时登巨石憩,不时登上巨石休息。 6. 共听春泉响,一起倾听泉水的声音。 7. 寻源竟莫穷,追寻源头却无法穷尽。 8. 即事成幽赏,即兴之事成为幽静的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金华北山灵源游览时所作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灵源 【注释】: 仙山:指华山,以华山为仙山。 不极:极高、极远之意。 万古:永远,无尽之意。积苍翠:积翠绿的树木。 清兴:高洁、清新的兴致。薄暮移:傍晚时转移或改变。 遗迹:遗留下来的痕迹或事物。 洞天:神仙居住的洞府,泛指幽静的山林。 岩阿:山崖之下。 寂寥:寂静而空旷。 勿予迟:不要耽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抒情诗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灵源 【注释】 灵源:即灵岩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面。 明发:天亮时出发。 山椒(jiāo):山顶。 苍然(yǎn):形容山色深青色。烟雾:指山中云雾缭绕。 【赏析】 此为组诗的第二首,写作者清晨投宿于招提寺(灵岩寺),日出后告别返回途中的所见所感。首、颔两句是说,天刚亮就投宿了招提寺,次日拂晓又启程归去。次句中的“首归路”,点明了作者行程匆匆,不得不在寺院中留宿
寒华衰复荣,东篱几残阳。 蟠桃亦何好,千年期一尝。 诗句释义 1. 寒华衰复荣:这里的“寒华”可能指秋天的花朵,它们在寒冷中凋谢然后又重新盛开。而“衰复荣”则形容了花朵从凋零到再次盛开的生命循环。 2. 东篱几残阳:指的是诗人站在东边的篱笆旁,看着太阳逐渐落下的景象。"残阳"通常用来形容日落时分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哀伤的感觉。 3. 蟠桃亦何好
诗句原文: 下山复上山,蹑屩行沮洳。 宿云冒长岭,旭日映高树。 译文注释: - “下山复上山”描绘了诗人从山中再次出发的情境。 - “蹑屩”指的是步行,“行沮洳”即在泥泞的小路上行走,表现出山路崎岖不平的景象。 - “宿云冒长岭”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层在山岭间升起,增添了一种幽远和神秘感。 - “旭日映高树”描述了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大的树木,为整个画面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