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诗句释义 1 可怜行(可怜:可爱) 2. 红颜白面可怜子(红颜:美丽的女子;白面:脸色苍白的人,指老人。可怜子:令人同情的孩子) 3. 杖藜饥走荒山里(杖藜:手杖;藜:一种野菜;饥饿:没有食物。荒山里:偏僻的山里) 4. 翠眉新妇雪色儿(翠眉:黑色的眉毛;新妇:新娘;雪色儿:白皙的皮肤) 5. 掩袖娇啼瘦如鬼(掩袖:遮着袖子哭泣;娇啼:娇声痛哭;瘦如鬼:形容非常瘦弱) 6.
注释: 初出山:刚离开隐居的深山。 系缆:把船缆系在水边的树桩上。 汀树:长满水草的小洲上的树木。 夜来:昨夜。 溪水:指剡溪。 难度:难以通过,形容溪水的湍急。 犹疑:怀疑,怀疑的意思。 钟磬音:僧人诵经时敲击的钟磬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刚离开隐居的深山,来到江边准备登舟离去的情景。诗人用“兴移”表达了自己心情的变化,从隐居深山到即将离开,心境也发生了变化。诗人在船上系缆、长汀树
【注释】 幽寻:深入探访、寻觅。山椒:山崖的上部。宴坐:静坐冥思,不问世事。 【赏析】 诗人在游赏雪窦山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从山腰往下看,山崖倾泻而下;但低头一看,又觉得水在脚下流淌。这真是“天外有天”啊!于是,诗人不禁感叹道:“冥冥岩岫中,宴坐奚为者?”意思是说:在这深邃幽静的岩洞里,为什么要坐着不动呢? 这首诗写诗人在游览雪窦山时所见到的奇异景象和感受。诗人以“幽寻”“指山椒”领起
注释:早晨我翻过西边的山冈,草木更加深秀。 踏着苔藓下到陡峭的山崖,坐在石头上看飞流直下的瀑布。 阴气凝聚的地方多有洞穴,想要前往却不敢又去。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雪窦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诗人早起攀登山冈,发现山上的草木更加茂盛、幽深。接着,诗人沿着山间小径向下走,来到了一处绝壁之上,欣赏着飞泻的瀑布。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 其十 龙门尚想旧同游,药笼深惭晚见收。新筑沙堤却何日,欲归且复为公留。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历史人物为题,抒发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本诗《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 其十》是其代表作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名句名篇,还要掌握其含义及用法等。 “岁终博士不超迁,便腹先生醉欲眠”:一年将尽,博士之官却无升迁之意,于是便和先生饮酒至醉,想睡去。 译文: 年终之时,你已任博士而未升迁,便与先生同饮至醉欲眠。 “匡鼎若来犹自可,后堂无处著彭宣”:如果匡鼎来了,我们还是可以相见。但匡鼎不来,则彭宣无处安身
【题解】 这是一首借题发挥,托意深远的诗。诗人因有感于洪崖子骑驴出游图而写下此诗。洪崖子骑驴出游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幅名画。诗中写自己对这副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怀。 【注释】 ①灵仙:指传说中的仙人。 ②驴背:指驴背上。 ③春风度市门:春风拂面,穿过城门。 ④古藤根:指古藤缠绕的山间小道。 ⑤赏析: 本诗首二句为第一联,描写了画家在驴背上所经历的景物和情景。“灵仙”指仙人
【注释】: 高人欣相迎——高士欣喜迎接 山门带流水——山门外有溪流 风生珠树间——风从树上吹出像颗颗珍珠 月窥镜池里——月亮从池塘里照出来 触景遂成迷——看到景色就入迷了 应接殊未已——应对接待,没有停止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雪窦寺的风景。全诗四句,每句都是写景,而且每句都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第一句是写雪窦寺的山水环境,第二、三句是写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第四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游赏过程中的感受
赠写真 清时翰墨流,水边林下莫淹留 汉皇麒麟阁欲画,将军博陆侯 注释 - 自是:自然如此。 - 清时:清明的时代,比喻美好的时代。 - 翰墨流:笔墨流传。 - 水边林下:指隐居之地。 - 汉皇:指的是汉朝皇帝。 - 麒麟阁:汉朝画像功臣的地方,用以夸赞功臣。 - 博陆侯:即霍去病,汉代著名将领。 赏析 《赠写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对清新美好时代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注释】 退直:指官员退朝。 郭髯:指诗人郭祥正,字表圣,自号云山居士。 仿米老:仿效苏轼的《书摩诘<雪山房图>后》。 云山:形容山水景色如在云雾中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郭祥正退朝归家时日已偏西,天边正有风雨交加。这时正好看见一幅画,画面上山峰连绵,白云缥缈,他不由地赞叹不已,觉得画中的景致比自己见过的还要美丽动人。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