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尚想旧同游,药笼深惭晚见收。
新筑沙堤却何日,欲归且复为公留。

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 其十

龙门尚想旧同游,药笼深惭晚见收。新筑沙堤却何日,欲归且复为公留。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历史人物为题,抒发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本诗《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 其十》是其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依依不舍的情感。

首句“龙门尚想旧同游”,借用了“龙门”这个典故,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和美好的过去。这里的“龙门”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在龙门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药笼深惭晚见收”,这里的“药笼”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诗人在反思自己的过往,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欠缺,感到惭愧。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不足的认识。

“新筑沙堤却何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这里的“新筑沙堤”象征着新的开始或新的机遇,但诗人却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实现这些新的愿景。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但又感到无力把握的心态。

“欲归且复为公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挽留之情。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留下,继续陪伴他共度难关,共同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彼此的牵挂。

这首诗通过对“龙门”、“药笼”、“沙堤”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友情的思考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值得读者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