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恭亨
【注释】: 1.澧,地名。 2.殁吾宁也:意思是说,为了国家我可以牺牲我的生命。 3.身捍灾患,来者视之:意思是说,身死国亡,后人会看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将士的哀思之情和对国家忠诚的决心。诗中“手提髑髅,殁吾宁也”表现了诗人为捍卫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决心;“身捍灾患,来者视之”则表明了诗人虽已英勇牺牲,但其精神将永存后世,激励着后来的人去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 清末文人吴恭亨的《代挽雷以动妾联》,通过精湛的对仗和深刻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的上句“执巾栉侍百里侯”,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古代社会中侍奉高官的场景。这里的“执巾栉”是古时女子为夫君整理仪表的谦词,而“百里侯”则是指地位显赫的贵族或官员,体现了女子在高位者身边的卑微与无奈。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社会等级的森严,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无奈。 下句“为妾非薄命”
【注释】挽何伯秋联:挽词,即悼词。伯秋,何伯秋的字。牛山,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涕:流泪。倍增怆情,加倍地感到悲痛。暮日远途,傍晚时离家很远。行自念也,自己思念着这件事。王子豳死于贼手,王子元死于盗贼之手。君瞑,王君已死。君瞑在友手,王君死后你却死在朋友手里。同声异哭,你和王君的哭声不同,因为你们是朋友。幸殊过之,我庆幸自己没有和你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哀悼之情
【注释】 挽王正雅联:这是一篇悼念友人的诗。正雅是王正雅的字,王正雅,字正雅,号东野,成都(今属四川)人。大德初年,官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赠推忠协谋功臣、上柱国、荣禄大夫,谥文忠。 一子:指儿子,即下文所说的“吾子”。 成指挥错乱:指王正雅的儿子因战功显赫而受到重用,使得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杀躯匪出敌手:指王正雅的儿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千秋万岁
注释:欧史续一行传:在历史上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孔笔题十字碑:用孔子的笔写下“十”字,刻在石碑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孔子的事迹,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主要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历史人物刘人熙的情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船山称师,后湘绮一帜高张,横流今哭国老 - 船山称师:这里的“船山”指的是明朝的思想家王船山(王夫之),他被认为是儒家学说的最后一位大师。 - 后湘绮一帜高张:湘绮,指的是清朝的文学家姚鼐(字湘绮)。这里指的是他的文学成就高扬于世。 - 横流今哭国老
【注释】 1.挽何伯秋联:这是一首悼念何伯秋的挽联。 2.政客伟人:指政治家、伟人,这里指作者何伯秋。 3.君都不能跻攀:你都无法达到顶峰。 4.死于道路何伤:在道路上死去有什么可怕的呢? 5.论盖棺较算清清白白:等到死后,才能公正地判断一个人是否清白。 6.寡妻稚女: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7.友亦难更付托:朋友也难以继续托付了。 8.归又干戈如沸:回到家又要面对战争和混乱。 9
【注释】 何伯秋:人名。貌不惊人,指文采不出众。爵不尊人,指官位不高。曹刘:三国魏文帝曹丕、蜀汉文学家诸葛亮之并称。曹、刘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这里指何的诗才不及他们。太潦倒:非常落魄。 馆:馆舍,此处指作者的住所。殡:同“殡”,停柩待葬。管鲍: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二人友情甚笃,后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或指贫贱之交。结局足悲哀:结局悲惨,令人悲伤。 【赏析】 此诗为挽联。上句是说何伯秋相貌不惊人
代挽某议员联 代议亦磨蝎坐宫,骇波幻云,倏而解散,又倏而召集; 招魂正战龙血野,搜粟转饷,有此贤劳,故有此哀荣。 注释: 代挽某议员联 代议:代理议员。 坐宫:指在皇宫中任职,比喻做官。 骇波幻云:形容朝廷政治的动荡不安。 解散:解除,结束。 又倏而召集:又突然召集。 招魂正战龙血野:指在战争中英勇奋战。 搜粟转饷:征集粮食和物资供应军队。 有此贤劳:因为有这样的贤才而感到荣耀。 哀荣
【诗句注释】 两庠:指太学、国子学。 六诏:唐玄宗时期设置的安南都护府、黔中都护府、邕州都护府、容州都护府、溪州都护府、巂州都护府,合称“七蛮”。因当时在岭南一带的少数民族皆归顺于朝廷,故称。属僚:下属官员。 临安:指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平贼又厕前驱: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又当先锋官。 提携:扶持、帮助。跻:升,登上。青云上:比喻仕途得意。 八桂、三湘:指广西、湖南。荐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