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恭亨
长沙光复纪念会联 【注释】厥功:指武昌之役,武昌为湖南的省城。 首功:头功、第一功。 武昌响:武昌起义的枪声。 长沙应:长沙响应武昌起义的枪声。 今日何日:今天是什么日子? 专制死:旧中国的专制统治,被推翻。 自由生: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诞生了。 【译文】 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来,长沙响应;今天是什么日子,旧中国的专制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诞生,人们获得了自由。 【赏析】
【注释】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他曾任彭泽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后被贬至交趾(今越南)。此诗为他归隐后的自述,表达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及不愿为外物所累的高尚情操。“撰出一篇文配享此山”:意思是说,我写的文章可以和这个山一起享受荣耀。“当日功臣,应推桃花渔父”:当日功臣,是指当年隐居在桃花源中的渔夫,他们与世无争,不图名利
注释:问世俗之人,已经不再是像避秦一样地躲避,而是爱奇才愿做住山的僧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诗中“问俗已非避秦世”一句,以秦代暴政为喻,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而“爱奇愿作住山僧”一句,则展现了他追求精神自由、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他渴望远离尘嚣,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
注释 桃花源: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理想境界。 联:对联。 赏析 此诗为《桃花源》的对仗诗,上句以“山鸟”起头,下句以“桃花”作结,上下句皆用“似”“犹”二字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山鸟似犹啼往事”,意思是山间鸟儿仿佛还在鸣叫呢,好像还唱着过去的事情。这里的关键词是“山鸟”、“犹”。 “桃花依旧笑春风”,意思是桃花园里,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微笑,好像还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句“耻帝秦,效鲁连蹈东海;俾戬谷,赓天保寿南山”分析理解。“耻帝秦”,即以秦国为耻,因为“秦”在古代有“秦皇”之意,此处借指皇帝。“效鲁连”,用战国时期鲁仲连的故事,鲁仲连为了救赵,曾三次出使齐国,劝说齐王不要听信田单的谗言,否则齐国将灭亡。他与燕军相持不下时,又三次潜入燕营,向燕王陈说利害,终于说服燕王取消攻赵的计划。“蹈东海”
【注释】 延:邀请。馆:宾馆,古代供宾客住宿的地方。联:指对饮。 刘、项:刘邦、项羽,这里泛指历史上的帝王将相。 魏、晋:西晋和东晋,这里泛指历史上的帝王将相。 漏言:泄露秘密。 宁知:怎知道。 君:指帝王。 臣:指臣子。 【赏析】 此诗首句是说,不是渔父来时泄漏了秘密,我不知道谁是帝王谁是将相;次句是说,愿各位贵人相对饮酒,但谈君臣之事,不谈神仙之说。作者以渔父的口吻,劝诫人们不要谈论神仙
【注释】 西笑堂联:指元代诗人萨都剌所作的《西笑堂联》,其内容为:“神仙有无花不语,秦汉兴废山旁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神仙”指的是作者自己,“山”即指作者所处之地,“花”指作者的才情与品格。此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风云变幻、人事沧桑巨变面前,依然坚守节操、不卑不亢的崇高气节和旷达胸怀
这首诗的格式是:诗句在前,译文在后,每句诗句后面都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的释义如下: 张老曰于斯,子荆曰苟完,辛勤大庇; 姑山亦无泐,零水亦不涸,富寿所原。 注释: 张老:指的是朱某的父亲或长辈。于斯:在这里,“于”是“对于”的意思,“斯”是“这里”,所以“于斯”就是“在这里”。子荆:指的是朱某的弟弟或兄弟。苟完:意思是“尽力而为”。辛勤:勤劳努力。大庇:指得到很大的保护或庇护。姑山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第一句:“亚门关联” - “亚门”可能指亚洲,但更可能是“亚洲”的简写。这里表达的是亚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 - “守险说一丸泥封关”:描述历史上有人尝试用一块大泥堵住关口来阻止外来侵略。这里可能指的是长城或类似的防御工程,用以抵御外敌。 - “由汉而晋而唐而宋而明”:从汉朝到晋朝、唐朝到宋朝再到明朝,这些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里的“而”表示并列关系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原文: 贺朱文燊夫妇50双寿联 偕老恰三万六千日;知非即两四十九年。 注释 - 偕老:指夫妇共同度过长久的生活。 - 恰三万六千日:形容夫妻相伴的时间非常漫长,具体是36000天(古代一日通常为24小时,一年按12个月计算)。 - 知非:指认识到错误或缺点。 - 即两四十九年:形容认识错误或缺点的时间也很短,只有249年。 译文 与你共度漫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