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允孚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曙色苍茫阊阖开,相君有奏入蓬莱。 - 曙色苍茫:描述的是黎明时分天色渐明,大地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 - 阊阖开:指皇宫的大门开启。阊阖是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用以比喻皇宫。 - 相君有奏:这里的“相君”可能是指宰相或大臣,而“有奏”则表示有人呈上奏章或有所陈述。 - 入蓬莱:蓬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在朝会上所上的奏章被带入了仙境。 2.
锦衣行处狻猊习,诈马筵前虎豹良。
《滦京杂咏》共一百首,这是杨允孚创作的一卷诗歌合集,其中涵盖了元代避暑行幸的各种景象,包括山川物产、风土人情等,是研究元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题与内容:此诗为杨允孚在元代北游纪行的作品中,记录了避暑行幸的场景和感受。 2. 诗句解析:大安阁下晚风收,海月团团照上头。这句描述了在大安阁下,晚风停歇,月光如圆盘般洒在头顶。这里的“晚风收”意味着夜晚的凉爽已经消散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五 蓬莱山上众仙集,得似王孙世禄荣。 注释: - 四杰: 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诗人,他们的文学才华在当时被誉为“四杰”,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 拜不名: 在这里指的是在元代文人中,有地位的诗人可以不受官职的限制,随意地使用自己的字或号来称呼,而不需要在名字前加上官衔。 - 轮番内直: 轮番指的是轮流值班的意思,内直则是皇帝身边的官员,这里的轮番内直可能指的是宫廷中的官员
【注释】 相国门前:宰相府门前。滦京,今北京。杂咏一百首:即《滦京杂咏百诗》。滦京,指北京。 【译文】 相国府门前的柳树还没有叶子,嫩绿的柳条还藏在鸦雀之中。 东风吹得柳阴浓密,散入京城百万户人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以“未花”二字点明时令,又以“嫩绿”二字描绘柳叶,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早春景色图。后两句写景中寓情,暗含着作者的感慨,抒发了对国泰民安
诗句:九奏钧天乐渐收,五云楼阁翠如流。 译文:元代宫廷中的音乐演奏渐渐停歇,华丽的五云楼阁显得翠绿如流水般流转不息。 关键词释义: 1. 九奏钧天乐渐收:九奏,泛指多次演奏。钧天乐,古代一种高雅的音乐,这里可能指的是在皇帝身边演奏的宫廷乐曲。渐收,逐渐停止演奏。整个句子表达了元代宫廷音乐活动的逐渐结束。 2. 五云楼阁翠如流:五云,形容楼阁装饰华丽,色彩丰富。翠如流
北极修门不暂开 两行宫柳护苍苔 有时金锁因何掣,圣驾棕毛殿里回 注释: - 北极: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修门:元代皇宫的正南门。 - 两行宫:指皇宫中排列有序的建筑群。 - 苍苔:指宫殿上的青石板,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绿色苔藓。 - 金锁:古代皇宫中的一种装饰物,用金制成,通常用于保护门扇。 - 圣驾:皇帝的车驾。 - 棕毛殿:指皇帝居住的大殿。 赏析:
注释:不用关闭彩楼,角声在扶摇直上的天空中回响。龙驹河北的王者来朝,直接进入宫殿下马步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盛唐宫廷生活图景。第一句“结彩为楼不用扃”,意思是彩楼上装饰得五光十色,却不需要用门栓锁着。第二句“角声扶上日初明”描写了早晨的角声嘹亮,伴随着阳光升起,给人一种喜庆、祥和的感觉。第三句“龙驹河北王来觐”,描绘了河北王(指唐玄宗)的到来,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荣耀
夜宿毡房月满衣,晨餐乳粥碗生肥。 凭君莫笑穹庐矮,男是公侯女是妃 诗句释义: - “夜宿毡房月满衣”:描述诗人在寒冷的北方夜晚,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脱去厚重的衣物,只能将月光映照在自己的衣服上,形成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 “晨餐乳粥碗生肥”:早晨,他享用着用牛奶制成的粥,感觉非常美味,以至于碗中的食物看起来都显得异常丰盛和诱人。 - “凭君莫笑穹庐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滦京杂咏》赏析 《得宠亲王马上回,朱门绣闼一时开》。这句诗中,“得宠亲王”指的是元世祖忽必烈,他在滦水北龙冈建都,并自称为中统元年(1260年)即位为大都之主。而“马上回”则描绘了他巡视行宫时的威武之姿。紧接着的“朱门绣闼,一时开”,则形容了京城中的繁华景象,象征着元代都城的繁荣和富丽。 下句“淋漓未了金钗宴,中使传宣御酒来。”描绘的是宫廷内豪华宴会的场景,金钗宴是元代皇室贵族间的一种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