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缜
【注释】 汨石牌,在今湖北荆州。 天连湖面阔:天与湖水相接。 山到水边回:山峰伸入水中。 斜月挂郢树:月光斜照在郢树(郢州古称)上。郢树,即杜若树。 虚舟傍石牌:空无一人的小船靠近石头牌楼。 【赏析】 首句“天连湖面阔”,写远望所见。天与湖相连,湖水浩瀚无际。次句“山到水边回”,写近观所见。山势高耸,伸展入水。三、四两句是写诗人乘船沿长江行至荆江一带时所见景色。斜月挂在郢树之上
【注释】 雨花夫何为,舍利亦虚耳:雨花台的落花为何要化为灰烬?佛教的舍利子也不过是一堆灰而已。夫,发语词,无义。 不见旧时台,空见台基址:看不到旧时的台,只看到台基的遗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1947年春在南京创作的。当时正值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矛盾日益尖锐,国民党特务加紧了对进步人士的迫害,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纷纷南迁。诗人于当年5月到达南京
【注释】 1. 花县:即今广东广州市花都区,是古广州的属邑。风烟:指自然景色。 2. 长物:指多余的东西,这里指人世间的繁华。 3. 芦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狭长,花穗细长,根可入药。隐:隐藏。渔蓑(suō):用棕、草等编织的捕鱼用具。 【赏析】 首句“望江晚眺望江甚萧索”,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岸边,眺望长江之景,只见江水显得十分清冷、空旷
观沧浪亭在均州北五里许 沧浪亭:地名,位于湖北省均县,因临沧浪江得名。此亭始建于唐代,历代多次修建。 惯听孺子歌,喜观沧浪水 孺子:指儿童。 沧浪水:指沧浪江的水流。 译文:我常常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喜欢看沧浪江的水。 清浊乃自召,祸福岂无自? 译文:清和浊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祸和福也是由自己决定的。 注释:这里指的是人的行为善恶对环境的影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
太湖新亭看无量寺后山势甚佳 太湖边新筑的亭子,远眺无量寺后山峰壮丽。 何人巧手建此亭,深藏在翠微之间。 “无量”即佛家所指无边无际、不可限量的意思,这里泛指太湖之水,也暗指无量大士,即佛经中所说能容纳一切众生的阿弥陀佛。“翠微”,指青翠的山色,此处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净洗风尘眼,端居饱看山。 洗去世俗尘埃的眼睛,安坐静观群山。 注释:太湖,即太湖湖。无量寺,在无锡县西南。新亭,即新筑的亭。端居
注释与赏析: 1. 望九疑山在宁远县三十里许 注释:眺望。九疑山,位于中国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 赏析:诗人站在宁远县城,遥望远处的九疑山,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敬仰。 2. 晓等宁远路,暮过九疑关 注释:早上等在宁远的路上,晚上经过九疑关。 赏析:诗人描绘了他在宁远县城等待出发的情景,以及夜晚经过九疑关的景象。 3. 九疑何所有,磊磊山间山 注释:九疑山上有什么?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作答时,应结合具体诗句理解。本诗大意是:夜行于神定桥上,见到老僧在那里跪拜。询问老僧为何在此,老僧回答:“桥上有神。”原来神是保护百姓的。“曾作民捍卫”,指桥上的神曾经保佑过百姓。赏析时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和诗句大意的把握。 【答案】 译文为:夜晚在神定桥上行走,看到老僧跪在那里。问起老僧为什么要跪在这里,回答说:“桥上有神。”原来桥上的神是保佑百姓的
我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1. 今古多迷为泣岐,壮年谁料是归时。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都因迷茫而哭泣,我本以为会活到老,却没想到这是归期。 注释:今古,指古今;泣岐,指哭泣歧路;壮年,指年轻的时候;谁料,意为想不到,没预料到;归时,指死亡的日期。 赏析:诗人用“今古多迷为泣岐”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的一生充满了迷茫和困惑,就像在歧路上徘徊一样。而当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时
【注释】 和:应和,唱和;陈光瑾(1604-1678):明朝末年人名。安南(今越南):古代国名。这里指越南。凤归宵汉鸣朝日:凤凰回到夜晚栖息的宫殿,向早晨的天空啼叫。龙引云雷起冻冰:龙在云间引领着雷声,使冰冻的土地重新融化。未许豳(bīn)诗留久住,直从羲(shì)卦利冥升:我不同意《诗经》能长久保存,直接按照《周易》的卦象来行事,有益于冥冥之中。安南信是诗书国:安南是诗书的国家。中朝见未曾
【诗句注释】 1. 别王并辞赆(zhù):离别时赠送财物。赆,赠送的财礼。 2. 玉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玉质符节。 3. 琼云醉别三杯酒:指分别之际,酒醉后依依不舍。琼云,比喻美酒。三杯酒,形容离别时饮酒的数量之多。 4. 苦块归悬一片心:意为心中充满愁苦,如同挂着沉重的石头。苦块,形容心情极度悲痛。 5. 未数相如完赵璧,惯从杨震却嬴金:意言自己从未像蔺相如那样保全了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