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升
这首诗由六首组成,其中第二首名为庚申元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漫说东郊物候新 -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东郊新事物的喜悦和期待之情。 2. 江城冬半已阳春 - 描述了江城的冬天已经过去一半,春天已经到来。 3. 旌旄合队争穿市 - 描述了人们在市场里竞相穿梭,旌旗飘扬。 4. 粉黛生香欲染人 - 形容女子妆容美丽,香气扑鼻,仿佛能让人迷失。 5. 日暖游鱼苹叶舞 -
【诗句注释】 长安:指当时的京城。 马头尘:指长安街头的尘土。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 屡迁:多次变动。 亡唇:比喻没有言论了。 淑气:美好的气息,这里借指春天的气息。曲米春:形容春天的风和日丽,万物复苏,也暗喻春天的来临。 白首人:指年老的人,此处暗指作者自己。 【译文】 长安街的尘埃中满是尘土,曾经隐居在权贵之家的逸民。岁月变迁使人们不再多言,风流才子已消失殆尽。虽然阴雨未到芳菲的季节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慈竹萧森已梦中,相逢草草去匆匆。" - 注释: “慈竹”可能指的是一种竹子,通常用于比喻或象征;“萧森”意味着萧条、荒凉;“梦中”表达了一种虚幻或不真实的感觉;“相逢草草”则形容相遇匆忙,没有太多交流。 - 关键词: 慈竹、萧森、梦中、相逢、草草 2. "玉机欲问精微义,珠贯还思律吕工。" - 注释: “玉机”可能指精美的机械或工具
注释: 家家守岁共欢然,明日相过又问年。 金剪夜深犹缀彩,布衾春暖欲除绵。 儿童置祭酬诗稿,店舍携灯索酒钱。 寄语闭关高卧客,阳和入骨病应痊。 赏析: 这是一组六首关于除夕的诗,描绘了人们在除夕之夜的欢乐情景。其中,第一首是己未除夕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 "家家守岁共欢然,明日相过又问年。" 这句诗描述了人们全家人守着除夕之夜,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气氛非常热闹和欢乐。明天还要聚在一起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及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和关键字词进行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诗句”,即赏析诗中某一句或某一联的妙处,分析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注释和全诗的内容具体分析。 “累日厌人事”,意思是连着好几天都厌倦了人间的事情;“残春怜物华”,意思是残春时节怜爱万物的美好
显灵宫 玄都五府傍彤闱,碧落三宫象紫微。 法鼓近连宫漏响,炉烟遥接御香飞。 西山返照明金榜,北阙祥云护玉衣。 更喜仙人楼阁迥,长安车马客来稀。 注释: 1. 玄都五府傍彤闱:玄都五府,指道教中的五府神祇,他们守护着皇宫的东、南、西、北四方。彤闱,红色的大门,这里指的是宫殿的正门。 2. 碧落三宫象紫微:碧落,即蓝天,也用来比喻皇帝。三宫,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朝廷的主要机关。象紫微
再过东园二首 春暮意无赖,转怜新绿丛。 竹阴长欲雨,花气不因风。 卧看营巢鸟,行逢结网虫。 樱桃三月尽,滴滴欲舒红。 译文: 春天的暮色让人感到有些无奈,反而更喜爱那片新绿的丛林。竹林里阴凉潮湿,仿佛随时都会下雨,花朵散发出的香气却不因为风而散去。 我躺着看那些忙着筑巢的鸟儿,走着又遇到正在结网的小虫。 樱桃树在三月份已经全部落下,但果实依然饱满,颜色鲜亮,好像要滴出水来一般。 赏析:
过陶真人故居 在中世,世皇(皇帝)喜好神仙之事,于是方士承恩玉几前。 特赐珠宫开甲第,频分宝膳供经筵。 马肝食后留精舍,牛腹书存刬墓田。 寂寞鼎湖松桧色,经过此地一潸然。 译文 在中朝,皇帝喜好神仙之事,于是方士承恩于玉几前。 特赐珠宫开甲第,频分宝膳供经筵。 马肝食后留精舍,牛腹书存刬墓田。 寂寞鼎湖松桧色,经过此地一潸然。 注释 1. 世皇:指唐朝的皇帝李隆基。 2. 方士
秋雨过后的徐尔常园与海曙楼 晶晶波烟阔,阴阴竹树寒。 在这秋雨过后,徐尔常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着天边淡淡的云烟,宽阔而深远,仿佛是天地间最温柔的拥抱。竹林中的竹子在雨后更加清冷,每一根竹子都像是在诉说着一种孤高。 庖人扇鲑脯,小史箧衣冠。 走在海曙楼的小径上,我看到了厨师忙碌的身影,他挥舞着厨刀,将新鲜的鲑鱼切成片片,散发出令人垂涎的味道;还有身着官服的小史们,他们整理着行装
【注释】 项幼舆:诗人的朋友。期同程仲贞:约好一起到显灵阁。登显灵阁望西山积雪以路滑不果:因路滑未能登楼。敝止小饮赋得阳字:在简陋的住所里喝酒,赋诗《阳》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和朋友约游显灵阁时写的。 首句“西山积雪尚辉光”,写山中积雪的明亮光辉,照人眼目;“有约登楼眺夕阳”两句,写诗人和友人相约去登楼眺望西山的落日;“愁傍滑泥回步屟,却开环堵对飞觞”,写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