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升
黄昏风雨黯东西,何事皇皇不肯栖。 共指漂鸾兼泊凤,难分野鹜与家鸡。 影过平嶂如书壁,声落前汀似印泥。 谁把文章移北斗,君家兄弟羽毛齐。 译文: 黄昏时分,风雨交加,雁群在空中徘徊,不愿栖息,显得有些慌乱而不安。它们相互指引,有的像飘浮的鸾鸟,有的像停歇的凤凰,难以分辨彼此的区别。这些候鸟的影子掠过山峰,如同书写在墙上的文字,声音落在前方的水边,仿佛是印章上的痕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他通过对比描绘了落花的美景,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美人老去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易逝和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绝代佳人奈老何?千红万紫尽婆娑。 【注释】:绝代佳人:极其美好的女子;奈:无奈,无计可施;千红万紫:形容落花繁多;婆娑:形容花枝随风摇摆的样子。 【赏析】:首联以落花喻美人之美,写其美艳动人,令人倾倒。然而,岁月无情,美好终将消逝,美人也难逃衰老的命运。
咏雁字二十四首 一夜风霜过洞庭,莫徭惆怅羡冥冥。 芦洲掩映成飞白,竹坞回翔欲杀青。 右转正如秦代玺,横行疑写梵王经。 君归直向燕然去,且为皇家好勒铭。 赏析: 《咏雁字二十四首》是唐时升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雁群飞过洞庭湖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群在风霜中飞过洞庭湖的情景,以及它们在芦苇丛中穿梭、在竹林间盘旋的壮观景象。其中“右转正如秦代玺
【注释】 ⑴水暖池塘荇藻浮:水温温暖了,池塘里的水草和荇藻都浮在水面上。荇(xièn)藻,即水生植物。 ⑵鸬鹚晒羽立滩头:水鸟鸬鹚把羽毛晒干后站在河滩上。 ⑶营巢喜鹊群相护:喜鹊筑巢时,群鸟互相护卫。 ⑷墐户阴虫尚自囚:紧闭的门户内,阴干的虫子还被囚禁在里面。墐户,用泥封住门窗。 ⑸野雀入帘将子至:野鸡进入帘子中,带雏鸟来到人家里。 ⑹游蜂闻酒傍人求:蜜蜂闻到酒香,便围着人飞来寻求食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时,要结合内容、手法、效果来考虑:从内容上看,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结构上看,前两句写雁,后两句议论,中间用“一一”、“又见”两词过渡。 【答案】 译文:蒹葭白露时节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 朔漠南来应累译,衡阳北望尽同文。 方思坐卧观三日,又见纡回作五云。 一一总成龙凤质,可教容易换鹅群。 赏析:此诗咏雁字二十四首,每首一韵,共二十八句
【注释】 和受之宫詹悼鹤诗二首:宫詹,即宫詹事,官名。悼鹤,即《吊鹤文》。 城郭人民故宛然:城郭人民,指洛阳的城墙、宫殿、居民等。宛然,仿佛、依然。 欲栖珠树去翩翩:欲栖,想栖息。欲栖珠树,比喻自己像鹤一样清贵。翩翩,形容鹤飞的样子。 初疑带箭还山早,正值衔书赴陇年:初疑,起初以为。带箭还山早,比喻自己像鹤一样清贵;衔书赴陇年,比喻自己像鹤一样高洁。 蕙帐寂寥零夜露,松巢摇落冷朝烟:蕙帐
和沈石田先生咏落花二首三月风烟到处新,渐愁佳丽化为尘。 重遮去路如留客,转入中堂乱打人。 帘外翩跹呈妙舞,枕边宛转学横陈。 为君憔悴君应恨,何不为欢及早春。 【注释】 三月:春季三个月。风烟:风尘。到处新:处处都显得新鲜。渐愁:渐渐发愁。佳丽:美好的样子。化为尘:变成尘土。重遮:重复地遮挡。去路:指通向外界的路。如留客:像挽留客人那样。转入:进入。中堂:内室。乱打人:扰乱人的心绪。阑珊(lán
【注释】 1. 阴浓:阴暗。 2. 画屏银烛:形容室内陈设华丽。 3. 婵娟:月亮。这里指美女。 4. 履舄(xì):鞋。错落:参差不齐,不整齐。 5. 投果:佛教语,指因果报应。 6. 破瓜年华:古代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年”,此处借指女子十六岁。 7. 园林春晚:春天的园林景色宜人。 8. 鲜:鲜艳、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会上观妓的诗。诗人在庭院中观赏歌舞,心情十分舒畅
辛酉年除夕 雨中街鼓不闻声,屡望东方尚未明。 此夜已知阳道长,频年难见泰阶平。 相逢父老忧加赋,欲遣儿曹出践更。 豺虎纵横愁道路,东南处处急征兵。 注释: 1. 和沈公路除夕元旦诗六首其四:是作者写给朋友沈路的诗作,表达了对朋友新年到来的美好祝愿。 2. 雨中街鼓不闻声:在雨中,街鼓的声音被雨水淹没了,听不到声音。 3. 屡望东方尚未明:多次看东方,天色还没有亮。 4. 此夜已知阳道长
【诗句注释】 长安:指当时的京城。 马头尘:指长安街头的尘土。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 屡迁:多次变动。 亡唇:比喻没有言论了。 淑气:美好的气息,这里借指春天的气息。曲米春:形容春天的风和日丽,万物复苏,也暗喻春天的来临。 白首人:指年老的人,此处暗指作者自己。 【译文】 长安街的尘埃中满是尘土,曾经隐居在权贵之家的逸民。岁月变迁使人们不再多言,风流才子已消失殆尽。虽然阴雨未到芳菲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