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升
【注释】 田家:指农村。即事:记述眼前的事情。江村:指江边的村落。女儿:泛指女子,这里指新娘子。行舟:乘船。吉贝秋:即吉贝木,一种可以作建筑材料的植物。缘岸:沿河岸。三四里:指岸边芦苇长到三、四里路的样子。见城头:看到城墙的南面。 【赏析】 此诗写新婚女子出嫁途中所见江村景色,以清新自然之笔调,表现了新娘喜悦的心情。 首句写江边女子乘船过江的情景。“喜”字点明是新娘,突出其喜悦心情
咏雁字二十四首 一夜风霜过洞庭,莫徭惆怅羡冥冥。 芦洲掩映成飞白,竹坞回翔欲杀青。 右转正如秦代玺,横行疑写梵王经。 君归直向燕然去,且为皇家好勒铭。 注释与译文 《咏雁字二十四首·一夜风霜过洞庭》 - 原文:一夜风霜过洞庭,莫徭惆怅羡冥冥。 - 译文:一夜风霜掠过洞庭湖,莫徭人感到惆怅和羡慕(他们)。 - 赏析:此句通过“一夜风霜过洞庭”描绘了洞庭湖在一夜之间被风霜覆盖的景象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田家即事》四首中的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横塘潮急进船迟,菱荇缠绵罥钓丝。 注释:在横塘这个地方,大潮来临的时候船只行驶得很慢,因为水流湍急。而菱角和荇菜则缠绕着钓钩。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横塘潮涨时的景色。大潮来临,船只行驶缓慢,可能是因为水流湍急。而在横塘周围生长着菱角和荇菜,这些水生植物缠绕在钓钩上,为钓鱼提供了便利条件。 荷叶覆鱼先入市
一行迢递映清秋,真似云烟落纸流。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一行迢递映清秋” - 词语解析:“一行”指雁群飞行的队形,而“迢递”则表达了这种队形在秋天天空中延伸至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清秋”指的是秋天的天空和景象,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 - 意象分析:通过“一行迢递映清秋”,诗人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一幅雁群穿越广阔天际的美丽画面。 2. “真似云烟落纸流” -
远拂残霞搅断云,始知笔阵扫千军。 元常法备皆三折,阿买诗成写八分。 赋客近为离合体,经生能辨古今文。 危峰阻日君须记,陇首群飞背夕曛。 【注释】 ①《咏雁字二十四首》: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雁字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元常”二句:意思是说:元结的法度完备,就像三折的曲调一样;阿买(即韩愈)的诗写得工整,就像写了八个瓣的花瓣一样。 ③赋客:指文人。近为离合体
【注释】 楝花:楝树开的花。蔌蔌:花落的样子。 柳毵毵(sānnān):形容柳树枝条细长柔美,像女子的秀发一样垂下来。 犬吠西邻:西家狗叫的声音。 饷麦蚕:送粮食、送蚕茧。 木绵:即木棉树,又名攀枝花。 相邀作社:邀请人们参加集会,做祭祀活动。作社,指祭祀,也指聚会。 【译文】 楝树花飘落,柳条细长柔美,像美女的秀发一般垂下来;犬吠声从西边传来,那是邻居送粮送蚕来帮助。
【解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首句“新成燕麦欲相扶”,是说刚从春雨中收割出来的麦子,像婴儿一样柔弱,需要人扶着才能站立;“风急高杨落乳乌”,是说风急吹拂着高高的杨树上的乌鸦,纷纷飞落下来。第二句“社酒醒来人寂寂”,是说农人们喝了祭祀用的酒后都沉沉睡去,一片沉寂。第三句“扎桐花下数鸡雏”,是说在这寂静的夜晚,作者在扎桐树下数着一群小鸡雏。“扎桐”即白杨树。 这首诗写的是农家生活的情景。首句是说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咏雁字二十四首 翩翩六翮破寒烟,初月纤纤列宿悬。 雨后模糊浓淡墨,风前断续短长篇。 彩霞净拭红丝砚,银汉平铺白地笺。 自罢结绳书契起,怜君长在网罗边。 接下来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1. 翩翩六翮破寒烟 - "翩翩"形容雁群飞行时的姿态轻盈而优雅;"六翮"指的是鸟的翅膀,"破寒烟"意味着在寒冷的天气中,雁群飞过,仿佛打破了寒冷的空气。 2. 初月纤纤列宿悬 -
碧山学士近岩居,闻说周旋为简书。 忽讶九皋声久寂,方知千岁语还虚。 华阳瘗处遥为伴,缑岭归期倘告余。 惆怅苍苔留足迹,群凫乘雁总纷如。 注释: 碧山学士:指王维的字,王维号摩诘。 近岩居:靠近岩石居住。 简书:书信。 九皋:深泽。 缑岭: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传说中仙人缑氏在此修道成仙。 傥:希望。 惆怅:忧伤、愁苦的样子。 译文: 碧山学士居住在靠近岩石的住所,听说他在为皇帝起草文书。
黄昏风雨黯东西,何事皇皇不肯栖。 共指漂鸾兼泊凤,难分野鹜与家鸡。 影过平嶂如书壁,声落前汀似印泥。 谁把文章移北斗,君家兄弟羽毛齐。 译文: 黄昏时分,风雨交加,雁群在空中徘徊,不愿栖息,显得有些慌乱而不安。它们相互指引,有的像飘浮的鸾鸟,有的像停歇的凤凰,难以分辨彼此的区别。这些候鸟的影子掠过山峰,如同书写在墙上的文字,声音落在前方的水边,仿佛是印章上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