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迢递映清秋,真似云烟落纸流。
俄作蜂腰俄鹤膝,亦为虿尾亦蚕头。
来传塞北征夫恨,去写城南少妇愁。
闻说书成天雨粟,应无岁暮稻粱谋。

一行迢递映清秋,真似云烟落纸流。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一行迢递映清秋”
  • 词语解析:“一行”指雁群飞行的队形,而“迢递”则表达了这种队形在秋天天空中延伸至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清秋”指的是秋天的天空和景象,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
  • 意象分析:通过“一行迢递映清秋”,诗人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一幅雁群穿越广阔天际的美丽画面。
  1. “真似云烟落纸流”
  • 词语解析:“真似云烟落纸流”形容雁群飞行的姿态轻盈如同云烟般飘渺,又像是纸张上的墨迹流淌,形象地描绘了雁群飞行时的优美线条。
  • 意象分析:这里的墨迹流动不仅形容了雁群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无限延展,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
  1. “俄作蜂腰俄鹤膝”
  • 词语解析:“蜂腰鹤膝”是书法用语,用来形容字体结构巧妙,笔势生动活泼。在这里,诗人将雁阵比作书写的字体,强调了其整齐划一和动感美。
  • 意象分析:通过使用书法术语“蜂腰鹤膝”,诗人不仅赞美了雁阵的美观,还暗喻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
  1. “亦为虿尾亦蚕头”
  • 词语解析:“虿尾蚕头”原意描述蝎子的尾部和蚕的头部形态特征,这里比喻雁阵中尾部的稳定和头部的灵活,展示了雁群飞行中的协调与统一。
  • 意象分析:这一比喻突出了雁阵整体的协调性,以及每个个体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间相互依赖和合作的赞赏。
  1. “来传塞北征夫恨”
  • 词语解析:“塞北”指的是北方边塞地区,常被用于表达边关的艰苦和战事。“征夫”即出征的战士,“恨”表达了他们因战争而产生的哀愁。
  • 意象分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生活状态的同情和对他们英勇精神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1. “去写城南少妇愁”
  • 词语解析:“城南”通常指向城市中心的南部区域,而“少妇愁”则描绘了一位年轻妇女的忧愁和无助。
  • 意象分析:通过对城南少妇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战争影响下普通人生活的同情。
  1. “闻说书成天雨粟,应无岁暮稻粱谋”
  • 词语解析:“闻说”表示听说或得知,“书成”可能指书信完成或某种成就,“天雨粟”形容天气异常地好,谷物丰收的景象。
  • 意象分析:此处诗人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情绪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争结束后人民生活改善的期盼。

《咏雁字二十四首》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生命力量的颂扬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