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佳人奈老何,千红万紫尽婆娑。
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掷梭。
罗袖几回承不着,绣鞋频避踏还多。
春光摇荡江南北,泪落长秋月下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他通过对比描绘了落花的美景,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美人老去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易逝和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绝代佳人奈老何?千红万紫尽婆娑。
【注释】:绝代佳人:极其美好的女子;奈:无奈,无计可施;千红万紫:形容落花繁多;婆娑:形容花枝随风摇摆的样子。
【赏析】:首联以落花喻美人之美,写其美艳动人,令人倾倒。然而,岁月无情,美好终将消逝,美人也难逃衰老的命运。
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掷梭。
【注释】:三通角:《汉书·律历志》载:“冬至之后十五日为立春,立春之日为中气,中气后十五日为大寒,大寒之次为雨水,雨水后十五日为谷雨。”这里的“三通角”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此时天气转暖,草木萌发生长。这里指清明节前后。掷梭:织布时用梭子穿纬线的动作。
【赏析】:此联紧承上联而来,描写了在晴朗的夜晚,织女织布时的情景。然而,随着寒食节的到来,清明即将来临,人们纷纷出游踏青赏花,而此时织女却只能在夜晚孤独地坐在织机前辛勤劳作,与春天的美好时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罗袖几回承不着,绣鞋频避踏还多。
【注释】:罗袖:指女子的衣服;承不着:衣服被风吹动;绣鞋:指穿着精美的鞋子;频避:多次避开。
【赏析】: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落花的美景及其带来的不便。诗人通过对比描绘出落花虽然美丽但却不能长久停留于枝头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美人虽美但终究难以抵挡岁月流逝的命运。
春光摇荡江南北,泪落长秋月下歌。
【注释】:江南北:指南北方向;长秋月:即秋天的月亮;下歌:唱歌。
【赏析】:尾联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