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女儿喜行舟,江上人家吉贝秋。
缘岸荻花三四里,石桥南去见城头。

【注释】

田家:指农村。即事:记述眼前的事情。江村:指江边的村落。女儿:泛指女子,这里指新娘子。行舟:乘船。吉贝秋:即吉贝木,一种可以作建筑材料的植物。缘岸:沿河岸。三四里:指岸边芦苇长到三、四里路的样子。见城头:看到城墙的南面。

【赏析】

此诗写新婚女子出嫁途中所见江村景色,以清新自然之笔调,表现了新娘喜悦的心情。

首句写江边女子乘船过江的情景。“喜”字点明是新娘,突出其喜悦心情。“江村”二字表明这是新娘在江村的旅途上所看到的景物。

次句写江上的人家。江村有人家,说明是江边村落,也暗示了新娘是从江村出发的。“吉贝秋”,即用吉贝木做的建筑材料。这句说新娘所乘之船,是用吉贝木做成的。“吉”和“秋”都是名词性词素,与动词性词素构成合成词,是古汉语常见的修饰成分,如“吉日良时”(吉日良辰),“吉人天相”(吉祥的人会得到天的保佑)。“吉贝秋”,就是用吉贝木做的建筑材料,也就是“建筑材料”。

第三句写沿途风景。“缘岸荻花三四里”,写岸边荻花长势极盛。荻(dí)花,是一种水生植物,茎柔韧而细长,叶子扁平,浮在水面,夏季开白花。“三四里”是虚数,形容岸边荻花长势极盛。这两句写新娘一路走来,看到的是江村周围的景色。

末句写近处景观。“石桥南去见城头”,写新娘从桥下经过,看到了城墙的南面。“石桥”,即石头砌成的小桥。“南见”,就是看到了。“城头”,是指城墙的顶部。这句说新娘从桥下经过,看到了城墙的南面。这里的“见”字,是动词性的词素,与名词性的词素构成合成词,是古汉语常见的修饰成分,如“相见恨晚”(相见恨早,相见恨迟,相见恨晚)。这一句写新娘从桥下走过,看到的是江村附近的城墙。

这首诗写江村女子乘船过江的情景。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江村,而是通过江村女子乘船过江的情景,来展现江村的景色。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幽淡雅,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