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湖南万里通,年年为客任长风。
饮时渴骥奔泉上,栖处惊蛇入草中。
空里作书皆咄咄,日来多暇不匆匆。
张芝自有凌云意,莫比藏真老秃翁。
咏雁字二十四首
一夜风霜过洞庭,莫徭惆怅羡冥冥。
芦洲掩映成飞白,竹坞回翔欲杀青。
右转正如秦代玺,横行疑写梵王经。
君归直向燕然去,且为皇家好勒铭。
注释与译文
《咏雁字二十四首·一夜风霜过洞庭》
- 原文:一夜风霜过洞庭,莫徭惆怅羡冥冥。
- 译文:一夜风霜掠过洞庭湖,莫徭人感到惆怅和羡慕(他们)。
- 赏析:此句通过“一夜风霜过洞庭”描绘了洞庭湖在一夜之间被风霜覆盖的景象,表达了莫徭人的惆怅之情。而“莫徭惆怅羡冥冥”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对这种自然景象的感受和情感。
- 关键词:洞庭、风霜、惆怅、莫徭
《咏雁字二十四首·芦洲掩映成飞白》
- 原文:芦洲掩映成飞白,竹坞回翔欲杀青。
- 译文:芦苇丛生的地方掩映着天空的洁白,竹林中回荡着飞翔的声音如同要杀死青色一样。
- 赏析:此句通过“芦洲掩映成飞白”描述了芦洲在风中摇曳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竹坞回翔欲杀青”则描绘了竹坞中的回翔声,如同要将青色淹没一般,展现了一种动态美。
- 关键词:芦洲、飞白、竹坞、回翔
赏析与解读
《咏雁字二十四首》是明朝诗人唐时升的作品,通过对雁鸟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每一首诗都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这些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映。例如,《咏雁字二十四首·一夜风霜过洞庭》中的“莫徭惆怅羡冥冥”,通过雁鸟的视角,反映了莫徭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自然的依赖与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肯定。
这些诗歌还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和艺术特色。唐诗以其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而《咏雁字二十四首》则充分展现了这种风格。无论是用词的精确性,还是意境的深远性,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成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
《咏雁字二十四首》作为唐朝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与鉴赏,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唐代诗歌的美,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