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意无赖,转怜新绿丛。
竹阴长欲雨,花气不因风。
卧看营巢鸟,行逢结网虫。
樱桃三月尽,滴滴欲舒红。
再过东园二首
春暮意无赖,转怜新绿丛。
竹阴长欲雨,花气不因风。
卧看营巢鸟,行逢结网虫。
樱桃三月尽,滴滴欲舒红。
译文:
春天的暮色让人感到有些无奈,反而更喜爱那片新绿的丛林。竹林里阴凉潮湿,仿佛随时都会下雨,花朵散发出的香气却不因为风而散去。
我躺着看那些忙着筑巢的鸟儿,走着又遇到正在结网的小虫。
樱桃树在三月份已经全部落下,但果实依然饱满,颜色鲜亮,好像要滴出水来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通过写春天的景色和一些昆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第一句“春暮意无赖,转怜新绿丛”,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但诗人并不感到悲伤,反而更加喜爱这一片新绿的丛林。这里的“春暮”指的是春天即将过去,“无赖”是形容春天的气息,既活泼又生机勃勃。
第二句“竹阴长欲雨,花气不因风”,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氛围。竹子的阴凉处似乎总是要下雨,花朵的香气也不像风一样被吹散,而是更加浓郁。这里的“竹阴”是指竹林下的阴凉处,“雨”和“风”分别代表了天气的变化,诗人通过对这两种天气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第三句“卧看营巢鸟,行逢结网虫”,描述了诗人在观察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营巢鸟”和“结网虫”都是春天常见的小动物,它们忙碌地生活着,给春天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活力。
第四句“樱桃三月尽,滴滴欲舒红”,则是描写了樱桃树在春天最后的日子里,依然挂满了果实,颜色鲜艳如火。这里的“滴滴欲舒红”形象地描绘了樱桃的丰满和诱人的口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