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
【题解】此诗为诗人与潘为善的酬答之作。潘为善曾作《赤脚行》,有“赤脚蓬头,百结衣,嗤嗤应笑世人非”之句,此诗即和其意。 【注释】拾得:唐代隐士。《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记载,唐僖宗时,有一个和尚名叫拾得,因见皇帝荒淫无道而弃官而去,后在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出家。潘为善(1234—1310)字子真,号清江居士、青城散人,浙江丽水人。宋亡后不仕元朝,入山修道,隐居于丽水青城山。 百结衣
诗句: 送吴仪巡检弟回 官河杨柳半青青,话别离亭思不胜。 行舟独载春归去,忍向沙头看鹡鸰。 译文: 送你回吴仪的弟弟回来。 官河边的柳树一半是青青的,我们在这里分别,心情难以平静。 独自乘坐船回家,春天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回头看看那群小鸟。 注释: - 官河:指代河流,可能是作者家乡附近的一条河流。 - 杨柳:指柳树,这里特指河岸边的柳树。 - 青青:形容柳色翠绿。 - 话别离亭
``` 玉雪姿容铁石心,一枝斜傍竹窗深。 道人放鹤归来晚,几度相看月下吟。 注释与译文: - 玉雪姿容铁石心,一枝斜傍竹窗深。 - 译文:梅花如玉般纯洁,如雪般纯净无瑕,其枝干坚韧如铁石,独自盛开在深深的竹林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又高洁。 - 道人放鹤归来晚,几度相看月下吟。 - 译文:道士放飞的仙鹤归来得较晚,诗人多次在月光下吟诵梅花的诗篇。 赏析:
注释: 1. 春暖都门柳絮飞,一尊绿酒送人归:这句描述了春季温暖,都门(即京城)的柳树开始飘落柳絮。用“一尊绿酒”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情意和气氛。 2. 高堂明到称觞处:指的是家中宽敞明亮的厅堂,是宴请客人的地方。 3. 应对东风舞彩衣:在春风的吹拂下,人们穿着绚丽的衣服翩翩起舞。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都门的景象和宴会上的气氛
屋后青山户外溪,红尘隔断足幽栖。 注释:屋后有青山,户外是溪流,红尘(指尘世的喧嚣)被隔绝了,我在这幽静的地方居住。 春风想像行吟处,绿树阴中听鸟啼。 注释:想象着春天的微风,那吟诵之处在哪里呢?在绿树的阴凉中聆听鸟儿的歌唱
【注释】珊瑚:珊瑚树。老干:枯死的树身。萧碧(xiāo Bì)亭亭:形容树木苍翠挺拔。旃檀:佛教语,指菩提树。禅定处:佛教语,指修行打坐的地方。云根:指山岩。春锁:春天的景色如锁一样。多:茂盛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珊瑚枝干枯死仍挂烟萝,次句写萧碧的珊瑚枝直挺如玉,三句写在旃檀树下打坐的僧人,四句写云根下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绿树。全诗以物为比兴,借物寄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释】 画桥:指绘有彩桥的桥梁。杨柳:泛指春天里的柳树。绿生烟:形容柳条新长出的嫩叶,如烟般朦胧。绮阁:华丽的楼阁。琼楼:美玉砌成的高楼。管弦:乐器和弦乐。游冶客:游玩寻芳的男子。紫骝(liú):骏马名。驮:骑。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小品。全诗意在描绘一幅春日里,画桥杨柳、绮阁琼楼、游冶赏春、醉卧花前的美丽图画。其中“何处赏春游冶客,紫骝驮醉落花前”一句,尤为传神。 首句写春景,用笔轻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诗眼。即抓住全诗的关键词语。2.抓意象。3.抓意境。4.抓诗节。5.抓炼字。6.抓诗情。7.抓主旨。8.抓风格。9.抓线索。10.注意作者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考生在答题时,先根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艺术效果等,最后结合注释、译文等再进行赏析。 本题中,“异种相传蜀郡生
注释: 竹木白头翁:这是一句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描绘古树、竹子和鸟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古木苍苍俯碧流:描述的是一棵古老的大树,它矗立在碧绿的流水旁。这里的“苍苍”形容大树的茂盛,“俯”表示俯视,“碧流”指的是清澈的水流。 疏篁瑟瑟晚含秋:描述的是稀疏的竹林,在傍晚时分还带着秋天的气息。这里的“疏”表示稀疏,“瑟瑟”形容风吹过竹子的声音,“含秋”表示带有秋天的气息。
题评事尹廷资小画 石桥苔径接孤村,树里人家昼掩门。 好似浣花溪水上,杜陵人去草堂存。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对一幅小画的题咏,描绘了一座石桥、一条苔藓覆盖的小径,通向一个孤寂的村落;在村落之中,有一家树荫掩映下的人家,白天的时候紧闭着门扉。画面让人联想到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