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苔径接孤村,树里人家昼掩门。
好似浣花溪水上,杜陵人去草堂存。
题评事尹廷资小画
石桥苔径接孤村,树里人家昼掩门。
好似浣花溪水上,杜陵人去草堂存。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对一幅小画的题咏,描绘了一座石桥、一条苔藓覆盖的小径,通向一个孤寂的村落;在村落之中,有一家树荫掩映下的人家,白天的时候紧闭着门扉。画面让人联想到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
石桥苔径接孤村,树里人家昼掩门。
好似浣花溪水上,杜陵人去草堂存。
题评事尹廷资小画
石桥苔径接孤村,树里人家昼掩门。
好似浣花溪水上,杜陵人去草堂存。
注释译文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对一幅小画的题咏,描绘了一座石桥、一条苔藓覆盖的小径,通向一个孤寂的村落;在村落之中,有一家树荫掩映下的人家,白天的时候紧闭着门扉。画面让人联想到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
【注释】 1. 远岫(xiù):远处的山峰。 2. 芙蓉:荷花。 3. 滦波:指滦河之水,在今河北省滦平县一带。漾晴玉:指河水映出晴天之玉色,喻江水清澈如玉。 4. 芳草满江滨:指江边长满了芳草。 5. 柳风吹絮荡晴空:指春风拂动柳絮,在晴朗的天空中飘荡。 6. 桃雨飞红点新绿:指桃花的花瓣像雨点一样飘落,落在了新生的绿色叶子上。 7. 阳关曲:一种古代送别的歌曲。 8. 人生会少离别多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端午节的诗。诗人通过对节日盛况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皇风清宁四海康”描绘了皇帝治理得当,国家安宁的景象。这里的“皇风”指的是皇帝的风范和气度,“清宁”则表示国家的安宁和稳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诗人描绘了端午日的盛况。诗句“圣君端拱垂衣裳”描述了皇帝端坐在宝座上,身穿华美的龙袍,展现出威严的气质
这首诗是王得斋创作的《初平牧羊图》之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初平公,年少时,嬉戏不殊同队儿。 注释:初平公,即张果。年少时,他与同伴一起玩耍。 赏析:这里描绘了初平公年轻时候的性格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童真和活泼。 2. 眉清目秀神仙姿,凡夫肉眼那相知。 注释:他有着清澈明亮的眼睛,像神仙一样英俊。普通人的眼睛是无法看到的。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初平公外貌的赞美
诗句 1. 寒云幂幂风淅淅,官道梅花吐香雪。 - 描述一个寒冷而清新的早晨,官道旁的梅花散发着香气,雪花飘洒如雪。 2. 故人别我将远行,柳老河边不堪折。 - 老朋友即将离去,我不忍折下河边的老柳。 3. 携壶祖饯出朝阳,临岐那忍倾离觞。 - 带着酒壶到祖地告别,站在岔路口难以抑制心中的悲伤。 4. 嗟予三载同翰苑,先我承恩归故乡。 - 感叹我们共同在翰林院学习了三年
依依杨柳,荫我户牖。 注释:依依杨柳,形容杨柳随风摆动的样子,给人一种柔美、婀娜多姿的感觉;户牖,指窗户。整句诗描绘了杨柳随风摇曳的优美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译文:杨柳在风中轻轻摇曳,它们的影子映照在我的窗户上,给我带来一种宁静的氛围。 柔条嫩叶,念汝宁久。 注释:柔条嫩叶,形容嫩叶柔软娇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汝,你;宁久,长久。整句诗表达了对杨柳嫩叶深深的怀念
【注释】: 1. 数点山凝晚翠:形容山色在黄昏时更显得翠绿。 2. 几家门掩秋晴:指秋天的晴朗天气里,几家人家紧闭着门户。 3. 断续林间鸟韵:树林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鸟鸣声。 4. 吾伊树底书声:指在树上刻下字迹,读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美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诗中通过“数点山”、“几家门”等词语,描绘出了一幅秋日山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雨后溪桥滑溜,云雾缭绕茅屋宁静。门半掩着,林中飘落下几片黄叶;窗户里,有几点青山隐约可见。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表达了作者在雨后宁静的山水之中,对自然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首句“雨过溪桥路滑”,描绘了雨后初霁,溪流潺潺,桥面湿滑的情景。次句“云深茆屋人闲”,则描绘了云雾缭绕的茅屋,以及主人的悠闲生活。第三句“门掩半林黄叶”,描绘了门半掩的景象,以及林中飘落的黄叶。最后一句“窗涵几点青山”
注释: 山水图为赵辅作本学教谕克通之子也 曲曲溪回洲渚,重重树掩人家。 —— 曲折的溪流,环绕的小洲、小岛,层层叠叠的树林,掩映着人家。 落日数声啼鸟,春风几度山花。 —— 夕阳下,几只鸟儿在鸣叫;春风中,花儿在绽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山水间的溪流、小洲、树木等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中运用了“曲曲溪回”、“重重树掩”、“落日数声啼鸟”等形象生动的词语
【注释】 嗟:叹词,表示感叹。小子: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才无寸长:才能没有一丁点儿长处。寤寐:指日夜。周孔:指周公、孔子。坠绪:衰亡的世道。譬彼沧海:比喻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梁:桥。尽:尽饮。壶觞:酒器。 译文 我只是个平凡人,没有什么长处啊! 日夜思念周公和孔子,可他们的事业都衰亡了。 就像大海无边无际,想要过去却没有桥可以过。 那我又该怎样才能解脱呢?只能尽情地饮酒消愁。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的诗人高启创作的《元夕》。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 圣皇抚运寰宇清,熙熙民物跻升平。(皇帝治理天下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和谐) - 时临元夕月光满,郁葱佳气盈瑶京。(元宵节来临,月光明亮,充满祥和之气) - 放灯诏许民同乐,一天星斗增辉明。(允许百姓一起观赏灯会,天空中的星星也显得更加明亮) - 九重宫阙凌空起,翠拥鳌山五云里。(高大的宫殿楼阁耸立在空中
``` 玉雪姿容铁石心,一枝斜傍竹窗深。 道人放鹤归来晚,几度相看月下吟。 注释与译文: - 玉雪姿容铁石心,一枝斜傍竹窗深。 - 译文:梅花如玉般纯洁,如雪般纯净无瑕,其枝干坚韧如铁石,独自盛开在深深的竹林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又高洁。 - 道人放鹤归来晚,几度相看月下吟。 - 译文:道士放飞的仙鹤归来得较晚,诗人多次在月光下吟诵梅花的诗篇。 赏析:
玉雪姿容铁石心,一枝斜傍竹窗深。 道人放鹤归来晚,几度相看月下吟。 诗句释义与赏析 玉雪姿容铁石心 - 字面意义:形容梅花的纯洁美丽和坚强不屈,如同玉石和雪一般纯净,同时具有铁石般的坚韧。 - 象征含义:梅花常被视为坚贞不屈的象征,其洁白无瑕、不畏严寒的特性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 一枝斜傍竹窗深 - 环境描写:描绘了梅花生长在靠近竹窗的位置,暗示着环境的清幽与梅花的高洁。
注释: 竹木白头翁:这是一句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描绘古树、竹子和鸟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古木苍苍俯碧流:描述的是一棵古老的大树,它矗立在碧绿的流水旁。这里的“苍苍”形容大树的茂盛,“俯”表示俯视,“碧流”指的是清澈的水流。 疏篁瑟瑟晚含秋:描述的是稀疏的竹林,在傍晚时分还带着秋天的气息。这里的“疏”表示稀疏,“瑟瑟”形容风吹过竹子的声音,“含秋”表示带有秋天的气息。
【题解】此诗为诗人与潘为善的酬答之作。潘为善曾作《赤脚行》,有“赤脚蓬头,百结衣,嗤嗤应笑世人非”之句,此诗即和其意。 【注释】拾得:唐代隐士。《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记载,唐僖宗时,有一个和尚名叫拾得,因见皇帝荒淫无道而弃官而去,后在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出家。潘为善(1234—1310)字子真,号清江居士、青城散人,浙江丽水人。宋亡后不仕元朝,入山修道,隐居于丽水青城山。 百结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并附上必要的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 1. 手拖竹帚笑呵呵:形容拾得手持竹帚时的笑容满面,似乎在清扫世间的尘埃。 2. 心地冰清扫甚么:意为他的内心如同冰雪一般清澈,没有什么可以污染他的清净。 3. 尘世机关都识透:指他看透了人间的一切权谋和利益纷争。 4. 又将何事问姮娥:意思是问他(姮娥)有什么可询问之事?这里的“姮娥”指的是月亮女神
【注释】 忆:记念,思念。嗣初:陈嗣古,唐代诗人。陈博士:陈嗣初的别称。 都门:京城。临岐:临别时。岐:分岔口,此指京城。兴:兴致、情趣。松鹤:松树和仙鹤,这里借指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好友陈嗣古在京城分别时所写。首句回忆两人分手时的情景;次句追忆当时分手后的心情;第三句抒发朋友离去后的感伤之情;末句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全诗以“忆”字为线索,由昔到今,层层递进,感情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