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注释】 东海头:指黄河入海口。门前:指黄河入海口。潮水鸣朝昏:指潮水的涨落。江淮:长江和黄河流域,泛指中原地区。黄河:指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闻潮声见潮痕:没有听到过涨潮时波涛的声音和留下的痕迹。别淮入徐沛:指从淮水进入徐州、沛县一带。日日对黄河:每天面对黄河。河流浑浑东到海,我不如何愁奈何:黄河之水向东流去,我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河中半月馀:黄河之水已经流过半个月了
七夕 江南游子辽东客,元夕辞家今七夕。 塞中烽火几回看,园里嘉蔬三度折。 今夜月色天下同,牵牛织女精灵通。 乌鹊桥成夜光湿,黄姑渚落秋机空。 再拜持觞问牛女,乞取河流化甘雨。 净洗天兵归内府,万岁千秋奉明主。 注释: - 江南游子:指在江南的游子。 - 辽东客:指生活在辽东的人。 - 元夕辞家:在元宵节时离家。 - 塞中烽火:指边疆战争。 - 园里嘉蔬:指花园里的蔬菜。 - 今夜月色
惠州又白霫,意倦思少息。 登高望海山,远树霞光赤。 时时携小校,孤嶂读残碑。 行处翻如梦,回来却自疑。 所怀故乡人,缥缈越天末。 相见同我怀,分明照秋月。 题诗及行役,念往愧飘蓬。 待教凉冷后,封寄向南鸿。 注释: 1. 惠州:地名,今广东省的惠州市。又白霫:又白,指白色;霫(xì),古代北方民族名,这里指代南方。 2. 意倦思少息:形容因旅途劳顿而感到疲倦,想要休息一下。 3. 登高望海山
晚望奉怀军前公相 马嘶何当还,鹤望亦已久。 道远捷报迟,天凉秋气首。 沙风动百草,城月照高柳。 心随土河流,迤逦达辽右。 译文: 我站在这辽阔的土地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想象着你骑马奔驰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而我却不能相见。我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但是信中的话语却无法传达我全部的情感。 我想你了,何时才能回到你的身边?我想你了,你已经离开多久了?我不知道时间过得有多快
注释: 北平:地名,今北京。白先生: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四公子:指当时文人墨客中的四位代表人物。并:同时。见寄喜而有作:收到诗后非常高兴。喜而有作:高兴地写下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和对其作品的喜爱之情。 首联“先生诗篇汉魏体,公子文章云锦才。”称赞了友人的诗歌风格和才华。其中“汉魏体”是唐代的一种诗歌风格,以汉代魏晋时期为代表
这首诗描述了燕子从军营到民居的变迁。 注释: - 军屋初成燕来止:军队建起新屋子后,燕子前来筑巢。 - 口衔泥沙结新垒:燕子用嘴里的泥巴和口水筑造新巢。 - 忆昨三军未定居:回忆以前,军队还没有建立固定住所。 - 燕燕依栖冢上乌:燕子在坟墓上筑巢,而乌鸦则在这里栖息。 - 军今有城兼有屋:现在军队有了城堡和房屋。 - 燕亦来投军处宿:燕子也来到军队驻扎的地方筑巢。 - 但恐燕归军不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第18首。诗中通过描绘四棵槐树的形态和特点,展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注释 - 四女:指四个女子。 - 槐树:指槐树旁的祠庙。 - 誓教:发誓要教。 - 千万枝:形容槐树枝繁多。 - 绿云:形容树叶茂密如云。 - 䰀鬌:古代妇女的发式。 - 姊妹梳头:形容槐树下的女子如姐妹般亲密。 - 繁英:形容花簇。 - 歌尘:形容歌声飘散。 -
夹马营 船头鼓鸣远洲曙,起行夹马营东路。 起行在黎明时开始,船行至夹马营东侧的陆地。 路傍旗影戍楼风,楼下人家绿杨树。 路旁的旗帜随风飘扬,楼下是人家和绿杨树。 忆昔纷纭五季中,九州割裂争群雄。 回想起五代时期,九州大地被分裂为许多国家,各方诸侯争夺天下。 天子深宫礼清夜,人间勺水浴真龙。 皇帝在深宫里享受着安宁夜晚,而人间的水则象征着真龙的力量。 龙光烛天香绕室,三百馀年基一夕。
安山湖口阻风 昨日清明今日风,安山湖中浪拍空。 注释:昨天还是清明时节,今天却刮起了大风。安山湖里,波涛汹涌,拍打着空旷的湖面。 日轮无辉太阳怒,蛟鼍舞波鱼眼红。 注释:太阳失去了光辉,显得十分愤怒;水里的蛟龙和乌龟在水中欢快地游动,鱼的眼睛也显得通红。 小船漂摇大船立,三步回身五步揖。 注释:小船在湖面上飘摇不定,而大船则稳稳站立。他们三人相互鞠躬行礼,表示友好。 雪色遥将澥渤翻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来海月圆三度,一月一圆看一处。 - 注释:春天到来,月亮圆满三次,每满一次月亮就出现在不同的方位。 - 赏析:此句以春回大地、月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岁月更迭带来的变化。 2. 吴城雨落灯花稀,滁水风高花满树。 - 注释:在吴城,雨水落下使得灯火摇曳,花朵稀少;滁水旁,春风强劲吹动着满树的花。 - 赏析: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