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屋初成燕来止,口衔泥沙结新垒。
忆昨三军未定居,燕燕依栖冢上乌。
军今有城兼有屋,燕亦来投军处宿。
但恐燕归军不见,军归未归看归燕。
这首诗描述了燕子从军营到民居的变迁。
注释:
- 军屋初成燕来止:军队建起新屋子后,燕子前来筑巢。
- 口衔泥沙结新垒:燕子用嘴里的泥巴和口水筑造新巢。
- 忆昨三军未定居:回忆以前,军队还没有建立固定住所。
- 燕燕依栖冢上乌:燕子在坟墓上筑巢,而乌鸦则在这里栖息。
- 军今有城兼有屋:现在军队有了城堡和房屋。
- 燕亦来投军处宿:燕子也来到军队驻扎的地方筑巢。
- 但恐燕归军不见:担心燕子归来,军队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
- 军归未归看归燕:如果军队要回去,就要看看这些燕子是否还回来。
赏析:
诗中的“军屋初成燕来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军队刚刚建立新屋子,燕子就飞来筑巢。这不仅展示了燕子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性,也反映了人们对军队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忆昨三军未定居,燕燕依栖冢上乌。”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军队还未能稳定下来的情景,那时燕子和乌鸦还在坟墓上生活。这里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也揭示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对比和冲突。
“军今有城兼有屋”,诗人描述了现在的改变,军队有了城堡和房屋。这里的描述可能反映了战争的胜利或者军事扩张的结果,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
“燕亦来投军处宿”和“但恐燕归军不见”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燕子和军队命运的担忧。他担心燕子会因为军队的离去而离开,也担心军队会因为燕子的离去而消失。这种担忧体现了人们对和谐共处的愿望以及对未来可能的变化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从军营到民居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情感变化。它既赞美了和平与安宁的生活,又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