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又白霫,意倦思少息。
登高望海山,远树霞光赤。
时时携小校,孤嶂读残碑。
行处翻如梦,回来却自疑。
所怀故乡人,缥缈越天末。
相见同我怀,分明照秋月。
题诗及行役,念往愧飘蓬。
待教凉冷后,封寄向南鸿。
惠州又白霫,意倦思少息。
登高望海山,远树霞光赤。
时时携小校,孤嶂读残碑。
行处翻如梦,回来却自疑。
所怀故乡人,缥缈越天末。
相见同我怀,分明照秋月。
题诗及行役,念往愧飘蓬。
待教凉冷后,封寄向南鸿。
注释:
- 惠州:地名,今广东省的惠州市。又白霫:又白,指白色;霫(xì),古代北方民族名,这里指代南方。
- 意倦思少息:形容因旅途劳顿而感到疲倦,想要休息一下。
- 登高望海山:登上高处,远望海山。
- 远树霞光赤:远处的树木被晚霞映照得呈现出红色。
- 孤嶂读残碑:在孤独的山峦上,独自阅读着残破的石碑。
- 行处翻如梦:每次出行的地方,都感觉像是梦境一般虚幻。
- 回来却自疑:返回时,内心不免生出许多疑惑和不确定。
- 所怀故乡人:心中想念的人是故乡的人。
- 缥缈越天末:像飘渺的云雾一般,出现在遥远的天边。
- 相见同我怀:当与故乡之人相逢时,心情与自己相似,仿佛看到了秋天的月亮。
- 题诗及行役:写下了诗歌,记录了行程中的所见所闻。
- 念往愧飘蓬:回想起来,对于自己的漂泊生活感到惭愧。
- 待教凉冷后:等待天气变凉之后再邮寄给远方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州地区行走的情景,以及他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首联“惠州又白霫,意倦思少息”点明了自己的目的地,表达了旅途的疲惫和想要休息的愿望。颔联“登高望海山,远树霞光赤”描写了登高远眺,欣赏海山之景,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同画卷般美丽。颈联“时时携小校,孤嶂读残碑”反映了自己孤独一人,手持小书册,在孤峭山峰间阅读残缺不全的石碑的情景。
尾联“行处翻如梦,回来却自疑”,进一步表达了旅途中的经历如同梦幻一般虚幻,而归家后内心的疑惑也更加深重。最后两句“所怀故乡人,缥缈越天末”,“相见同我怀,分明照秋月”则表达了对故乡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与友人相见时的心情与秋天月光相映成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表达了对家乡和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