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雪当山泉,松垆袅竹烟。
玉花光欲动,蟹眼味初全。
法自陶家得,经从陆羽传。
几回寒夜渴,谋借剡溪船。

【注释】

  1. 汪季子:指汪元量。汪元量在南宋灭亡后,曾隐居家乡,自号水云,所以后人称他为“水云先生”,或称其为“水云先生”。2. 煮雪堂:即“煮雪轩”的别称。3. 松垆:指炉火。4. 竹烟:指煮茶时冒出的热气。5. 法自陶家:指烹茶之法出自陶隐居(陆羽)。6. 经从陆羽传:指烹茶之法经过陆羽传授。7. 寒夜渴:冬天夜晚口渴。8. 谋借剡溪船:打算到江边剡溪去借船。9. 剡溪:古水名,今浙江嵊州市境内。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对友人汪元量隐居生活的赞颂。诗中通过描写友人煮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清高脱俗、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质朴,用词简练,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写友人煮茶之景。诗人以“当”字将煮茶之情景化,仿佛看见友人正置身于山泉之旁,用煮雪之壶煮着泉水,那泉水清澈透底,如同玉液琼浆一般。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友人煮茶时的环境之幽雅,更表现出了友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体现了友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次句写友人煮茶之味。诗人以“袅”字绘声,将煮茶时的炊烟缭绕描绘得栩栩如生;又以“动”字绘色,将煮茶时散发出的清香描绘得活灵活现。这句诗既写出了友人煮茶时的环境之静美,又表现了友人对生活细节的精致追求。
    第三句写友人煮茶之味。诗人以“蟹眼”比喻煮茶时水开的状态,既形象地描绘出汤面泛起的细微波澜,又表现出了友人对生活滋味的独到见解。这句诗既写出了友人煮茶时的情景之美,又表现了友人对生活细节的精致追求。
    第四句写友人烹茶之法。诗人以“法自陶家得”表明自己是从陶隐居那里学习到了烹茶之法,而“经从陆羽传”则表明自己的这一技艺又是经过了陆羽的传授。这一两句既是对友人烹茶之法的赞颂,又流露出诗人对烹茶之法的崇敬之情。
    第五句写友人烹茶之时。诗人以“几回寒夜渴”点出了自己与友人共同度过的寒冷夜晚,又以“谋借剡溪船”表现了自己渴望品尝朋友煮茶之情。这句诗既写出了友人与自己共度时光的情景,又表现了自己的友情之深。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通过对友人烹茶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清高脱俗、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