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东海头,门前潮水鸣朝昏。自从江淮来,不闻潮声见潮痕。
别淮入徐沛,日日对黄河。河流浑浑东到海,我不如何愁奈何。
河中半月馀,逆流千载折。南风喜人北风怨,忆著潮声梦吴越。
下水复上水,行行抵直沽。我家门前旧潮水,忽复见之当海隅。
忆我去家正月末,桃花水生洲渚阔。今我忆家春欲归,月缺半圆潮水落。
潮落当更长,月缺当更满。月色潮声无尽时,天地久长人世短。
明朝又北去,见月不见潮。潮头有鱼好寄信,欲持尺素托波涛。

【注释】

东海头:指黄河入海口。门前:指黄河入海口。潮水鸣朝昏:指潮水的涨落。江淮:长江和黄河流域,泛指中原地区。黄河:指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闻潮声见潮痕:没有听到过涨潮时波涛的声音和留下的痕迹。别淮入徐沛:指从淮水进入徐州、沛县一带。日日对黄河:每天面对黄河。河流浑浑东到海,我不如何愁奈何:黄河之水向东流去,我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河中半月馀:黄河之水已经流过半个月了。河中半月馀,逆流千载折:河水在逆流中奔腾,历经千年才到达渤海。南风喜人北风怨:南方的风使人喜悦,北方的风使人怨恨。忆著潮声梦吴越:回忆起潮声就梦见了吴越之地。下水复上水,行行抵直沽:沿着河道往上游或下游走去,最终到达天津直沽。我家门前旧潮水,忽复见之当海隅:我的家门前曾经有过潮水,现在又见到了大海。今我忆家正月末,桃花水生洲渚阔:今天我思念家乡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江边水涨,沙滩辽阔。今我忆家春欲归,月缺半圆潮水落:今天我思念家乡春天将要回去,月亮只有一半,潮水也渐渐落下。

月缺更满。月色潮声无尽时,天地久长人世短:月亮虽然缺损了一半,但月圆的时候还是不断出现;海水虽然退潮了,但它永远不断地涌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离别故乡后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首句写离家之远,第二句写离家时间之久,第三句写家乡景象的变化。中间八句,以“忆”、“梦”作纽带,由景入情,层层展开,将离乡思家的感情表达得十分深切。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丽,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此诗开篇便写离家之遥远。“我家东海头”,点明地点,说明诗人的故乡在黄河入海口。“门前潮水鸣朝昏。”写家门前的潮水,既写出了潮水的声势浩大,又写出了作者离家之远。“自从江淮来,不闻潮声见潮痕。”写自己离开故乡已有一段时间,而家乡的潮声已听不见了,连潮水的踪迹也看不到了。“不闻潮声见潮痕”与开头的“我家东海头”相对照,可见离家之远,离家已久。

接下来四句写诗人离别故乡之后的心情。“别淮入徐沛,日日对黄河。”写诗人离开淮水之后,来到徐州沛县一带,天天面对着黄河。“河流浑浑东到海”,河水向东方流去,诗人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我不如何愁奈何。”表达了诗人的痛苦之情。这四句写诗人离别故乡后的心情。

下面八句写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景。“河中半月馀,逆流千载折。”“黄河中的潮水已经流过了半个月了,而逆着它流淌的河水却已经流了千百年。”诗人看到黄河中的潮水已经流过了半个月,而逆着它流淌的河水却已经流了千百年,心中无比悲痛。“南风喜人北风怨,忆著潮声梦吴越。”诗人想到故乡时,总是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南风喜人北风怨”,南风让人感到温暖,北风则让人感到寒冷。“忆著潮声梦吴越”则是诗人思念故乡时常常做梦回到故乡吴越之地。“南风喜人北风怨”,诗人思念故乡时常常做梦回到故乡吴越之地。“南风喜人北风怨”既是写诗人思念故乡时的心境,又表现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下水复上水,行行抵直沽。”“我”要回家乡了,于是顺着河流往下走,经过许多地方,终于到了天津的直沽。“我家门前旧潮水,忽复见之当海隅。”诗人的家乡门前的潮水又回来了。这两句写诗人回到家里以后看到潮水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