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首联:“公馆秋清坐不归,酒卮茶碗送斜晖。”这两句写诗人访马参卿归来的情景。“公馆”是指诗人所住的馆舍,“秋清”点明时令,“坐不归”表明了诗人在公馆中久坐,未得归去,而“酒卮茶碗”则说明诗人饮酒、饮茶,消磨时间。 颔联:“相逢尽是天涯客,且借桐琴奏式微。”这两句写诗人与马参卿相遇的情形。“相逢”指诗人与马参卿相遇,“尽是天涯客”表明两人都是游子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赏析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情感,最后要进行总结。 本题中,“谒关侯庙”是第一句,写的是诗人去拜见关公庙的情景。“绿柳苍松取次栽”的意思是:绿柳与青松随便栽种,随意搭配。“灵旗风暖庙门开”的意思是:灵旗迎风招展,庙门打开
自别金陵笑语稀,中途相见得相依。 也知幕府无多客,共候将军几日归。 注释与解析: - 《自别金陵笑语稀,中途相见得相依》是明代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分别后重逢的喜悦和对彼此的依赖。 - 自别金陵笑语稀:指的是诗人离开金陵(今南京)时,朋友们的笑声已变得稀少,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 中途相见得相依:描述了在旅途中再次与友人相遇
【注释】 题衍斯道诗卷后:为《衍斯道诗卷》作的题词。衍斯道:即李衍,字演之,号斯道(见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上)。 二十年来老辈稀:意指李衍去世已有二十年了,故时人渐少。老辈:指诗人自己,当时年岁已长;稀:稀少。 白头僧见说当时:僧人告诉白头发的老和尚说李衍当年是大德高僧。白头僧:年纪很大的僧人。 西风落叶 前朝寺:西风中飘落的树叶像在诉说着寺庙里的过去。西风落叶:西风中的落叶随风飘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辽竭幽燕去远征”,意即从幽燕地区出征远征,辽地已尽;“那堪送别在燕城”,指不忍别离的情思。燕城,即北京。“居庸风色卢沟月”,意即居庸关边塞风色与卢沟月交相辉映,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并作离亭一夜情”,意即离别的车站,一夜情思。 【答案】 ①辽:指辽地。幽燕:今北京一带。②远征:远行征战。③燕城:古称幽州,今北京一带。④居庸:在燕山北口,为长城重要关口之一
诗句原文: 首首开元大历间,月中星瀑雨馀山。 自缘懒写勤看咏,欲得从师借不还。 注释翻译: - 首首开元大历间:每篇诗都与开元和大历年间有关。 - 月中星瀑雨馀山:月亮在天空中闪烁,像瀑布一样洒落的雨水给山增添了生机。 - 自缘懒写勤看咏:因为自己懒得写作,所以经常阅读和吟咏。 - 欲得从师借不还:想要向老师学习但无法归还所学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之淳的作品《题衍斯道诗卷后》
【注释】: 两楼:指两座高楼,也指桥上。钟鼓:古代乐器,用金属制成,形状像铃铛和鼓。自西东:从西边到东边。野水:野外的水。长天:广阔的天空。夕照红:傍晚的阳光照射着红色的晚霞。闲鸥:悠闲的鸥鸟。飞尽处:指鸥鸟栖息的地方。数家:几户人家。茅屋酒旗风:指酒馆门前挂着的布幔随风飘动。 【赏析】: 《月桥晚步》是唐代诗人张祜的诗作。全诗描写了月下桥头、暮色苍茫、晚霞映水、野鹤归林等自然景色
【注释】: 过高丽寺:走过高丽寺。 又小高丽寺:在高丽寺旁边还有一座小高丽寺。 金银画壁:墙壁上绘着金银的图画。 谢觚棱:指佛像,因为佛像是棱角分明的,所以用“谢”字形容。 中国人留外国僧:中国人在外国留下的和尚。 今日寺存僧去尽:现在的寺庙中已经找不到和尚了。 淡烟明月是香灯:淡淡的烟雾和明亮的月光都是香炉的灯光。 【赏析】: 这首诗是写在高丽国的中国僧人的生活状态。首句点题
【注释】 凤沼:指帝王的宫廷。龙舟:用船装载皇帝、皇后等乘游的船只。湮:埋没。月桥:即月台,泛指桥梁。芙蓉:荷花。菰蒲(gu pú):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盾状抱茎着生。波面:水面。游鱼却避人:是说鱼儿见人就躲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月下之景;颔联写月下之境;颈联描写鱼儿的动态;末联点出诗人的感受。全诗语言平易,意象清新,富有情趣
【注释】 看:观赏,欣赏。刘郎:指刘晨。传说晋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云英,相携归家,经十余日方知是南柯一梦。刘、阮二人均化为仙。后遂以刘、阮为泛称。 【赏析】 秋桃,即桃子,秋天的果实。这首诗是诗人观赏秋桃有感而作的。 “看得花开到熟时,一年多半客边陲。”这两句说,你看这桃树上的花朵已经开得十分茂盛了,差不多一年有半年时间都是在边陲的客地。这里“客”字用得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