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好在涂山月 - 好:形容词,表示喜爱。 - 在:介词,表示存在。 - 涂山月:地名,指涂山的月亮。 - 如何看不归:疑问句式,表达对月亮无法归来的无奈与思念。 2. 枕添连夜梦 - 枕:名词,枕头。 - 添:动词,增加,引申为引起。 - 连夜梦:连续不断的梦。 - 人著向秋衣:形容词,形容穿着向秋天的衣服。 3. 刁斗声偏急 - 刁斗
【注释】六月二十二日雨:六月二十二日的一场大雨。茶熟诗成后,香烧睡起初:在茶叶熟了的时候,诗人完成了一首诗,然后开始睡觉。几回闻塞雨,何处得家书:我多少次听到塞外传来的雨水声,却不知道家中是否有信来。云拥门前岫,泉添井畔渠:云雾缭绕着山峦,清泉增添了井边渠道的生机。渐看生意满,早晚食园蔬:渐渐地可以看到农田里的作物生长得很茂盛,早晚可以食用自家种的蔬菜。 【赏析】这是一首写农家生活的诗
注释: 1. 层级带城云,仙凡此地分:指寺庙的建筑层次分明,如同城墙一般坚固,将人间和仙界分开。 2. 野花为佛供:指寺庙周围种植的野花,作为佛祖的供奉物。 3. 庭柏当炉熏:庭院中的柏树,被用作香炉中的熏香。 4. 雨坏檐前铎:指雨水冲刷掉了庙门前的大铃铛。 5. 蜗添石上文:指蜗牛在石头上爬行,留下了痕迹。 6. 凭虚应领妙:指站在高处,能够领略到这座寺庙的高妙之处。 7. 亦足破声闻
【注释】 1. 废刹:被废的寺庙 2. 委荒丘:荒凉的土丘 3. 重来:重新来到 4. 薄游:轻率地游玩 5. 灵辙:神道 6. 大颠:指佛教名僧慧远,他创立了庐山慧远寺。留:居住 7. 榻暖深宜晚:在温暖的床上休息到深夜 8. 钟清迥得秋:钟声清亮而深远,令人感到秋天的萧瑟(钟清迥,形容钟声响亮清脆) 9. 关去住:指是否要离开或留下。 10. 欲别更须谋:想要告别还应该再考虑一下。 【赏析】
涔涔西塘雨,邑邑北山云。 云从望边起,雨向睡中闻。 徂雨迷故辙,归禽失前群。 异乡多知友,缱绻独论文。 注释: 涔涔: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邑邑:忧郁不安的样子。形容云层浓密,遮蔽了太阳,使天气阴沉沉的。 徂雨:即暮雨,傍晚的雨。 缱绻: 指情意缠绵。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仄格律。这首诗写于作者离开灵谷(在今江苏南京)去往他乡时。首联点出时令与环境
翻译为英文:The official residence in Jizhou has the tree of Long松 and the owl, and their sounds resonate with autumn.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之淳的作品《蓟州官署松鹤得城字》。诗中的长松,在秋色中显得格外高远,而长松上飞翔的鹤鸣声也与秋天的气息融合
【注释】 剪翠:裁剪绿色枝叶,比喻修剪、整理。纳天光:吸收天地间的光明。 因枝结栋梁:因为树木的枝叶繁茂,所以能结为大梁。栋梁:指房屋中的正梁和横梁。 月翻苍雪冷:月光像皎洁的霜雪一样明亮。 暑借绿云凉:夏日阳光透过树叶,如绿色的云彩般清凉。 户密:门窗紧密,没有空隙。莺:黄莺。窥惯:习惯了。客到妨:客人来了碍事。檐卑:屋檐低小。穿蚁穴:蚂蚁在墙壁上打洞。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槐亭之景
【注释】 客睡:客人睡觉。浑无寐:完全睡不着。归心况入秋:归乡的心情更强烈了,更何况是秋季这个多愁的季节。圆又缺、行色去仍留:月有圆时也有缺时;人的行程也有去和留的不同。多病非关酒:生病与饮酒无关。长吟不破愁:长声吟唱也解决不了忧愁。家书空写遍:家信已写了几遍,但无法寄达南方。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赴任途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身不由己的无奈心情。全诗以“客”为眼,以“归”为中心
【诗句】 宿松亭关有怀松轩公子 独行无所语,公子在何方。 不作边头客,仍居谷口庄。 山川欣自慰,书信好谁将。 今夜松亭梦,琴尊兴甚长。 【译文】 我独自行走在无话可说的旅途中,你在何处呢? 我不会成为一个边疆的使者,仍然住在谷口的庄里。 看到美丽的山山水水,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安慰; 你在哪里呢?我们之间的通信又该怎么传递? 今晚我在松亭梦见了你,心中充满了喜悦, 琴声悠扬
【注释】 川:指蜀中的江河。 光:日光。 莽苍:草木杂生,原野广袤,天色昏暗的样子。 清平:太平安宁。 烽(fēng):古代在边境设置的望敌台,遇警时点燃狼粪烟火报警;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一种信号,用柴草或土坯等物捆成束,点燃后升上天空,以火光传告敌情。 城池:城郭,城墙,这里指战争后的残破景象。 马谙(ān)来路熟:马儿熟悉回家的路。 人忆异乡疏:诗人思念家乡,与远方的家人疏远。 记取: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