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山居八事诗耕田 唐之淳笔下自然田园诗意生活 1. 雨露香生蓓蕾,烟霞满贮笭箵 - 描述春雨润物细无声,滋养着田野中的植物。 - 笭箵是古代用来盛放食物的竹编器具,此处象征大自然的馈赠。 2. 学得卢仝煮吃,去从陆羽修经 - 卢仝和陆羽都是唐代著名的茶圣,这里比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 3. 饭牛每遇夜半,犁田喜及春初 - 在夜晚时分喂牛,清晨开始耕作,体现勤劳的生活态度。 4. 但祝五风十雨
【解析】 “煎茶煮药供炊”、“拾薪”“扫箨”等都是山居生活。“万树”、“斧柯”是写山林的繁茂,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供炊”、“扫箨”是写生活的艰辛,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归迟”二字可见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 【答案】 诗句释义及译文: ①煎茶煮药供炊,拾薪扫箨归迟。(《山居诗》)我一边煎茶做饭一边采草药,拾柴回来时已是黄昏。 译文
《山居八事诗·其一·耕田》是明代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饭牛每遇夜半,犁田喜及春初。但祝五风十雨,不愁官税私租。 注释解释: - 诗中的“饭牛”是指饲养牛只,通常用于耕作。 - “夜半”,指的是深夜时分。 - “犁田”,指用犁翻耕田地。 - “五风十雨”,形容天气良好,雨水充足,适合耕种。 - “官税私租”,指的是官方征收的赋税和私人缴纳的租税。 赏析:
注释:山居时有八件事,其中之一就是耕作。 在节下洗出繁叶,向阳留护高枝。 待取好风凉月,不教雨怪云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一个场景。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山居中的生活琐事,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注释】: 1. 对酒:饮酒。 2. 勿伤:不要伤害。 3. 偶会:偶尔相逢。 4. 同堂:指兄弟或亲戚间共同生活在一起。 5. 出门异乡:离开家乡到外地。 6. 同堂之乐:与兄弟共处的快乐。 7. 来日大难,苦口焦唇:将来有大难,苦口婆心劝导。 8. 翩翩飞燕,冬藏秋见:形容燕子的轻盈飞翔,冬天藏在南方,秋天才出现。 9. 邕邕鸿雁:鸿雁南飞,声音嘹亮。 10. 翱翔云汉: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过却山山水水,不知暮暮朝朝。笑我塞中看月,忆君江上闻潮 《夜坐怀钱塘友人六言》是明代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六言诗。诗中通过描绘作者在夜晚独自思念朋友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以下是对该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过却山山水水:“过却”意为“经过”或“穿越”,“山山水水”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走过了无数的山川河流,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时间的流逝和日落日出的变化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孤桐”自喻,通过描写自己在鲁地的见闻感受和内心活动,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朋友才华、品德的钦佩与赞美。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峄阳之山看孤桐,昔来春初今暮冬。天寒日薄河水冻,圯下不逢黄石公。(峄阳:在今山东曲阜附近) 译文:我在峄阳之山观赏孤桐,从前春天的时候,现在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阳光微弱,河水都冻结了,我在这里没有遇到圯上老人黄石公。 2.
诗中“十里珠帘卖酒旗,一时都逐火云飞”,描绘了扬州热闹非凡的景象。珠帘高挂、酒旗飘飘,整个城市仿佛被火焰般的热情所包围。这里的“十里”和“珠帘”都是形容城市的繁华和美丽。而“火云飞”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热情如火般燃烧。下面将对诗句进行详细翻译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十里珠帘卖酒旗:描述的是扬州街头巷尾挂着的五彩斑斓的珠帘,以及那些随风飘动的酒旗,它们在风中摇曳,吸引着行人的目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逐句赏析,“山居八事诗耕田”的意思是:山居生活共有八件大事,其中耕田是第一件。这一句交代了全诗要写的对象——种田之事,同时点明全诗的中心。 【答案】 译文:云朵像灵性的护佑,守护着那幼小的生命;太阳的暖意蒸腾起香气如霞
【注释】 山居八事,指山居生活中必须从事的八种农事活动。耕田,耕作田地。云东坞,在山的东边;西坞,在山的西边。饮水前溪,指山泉水。 叩角,敲着号角声。家童,家中的小仆人。扶犁,耕地翻土时用的一种农具。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闲逸生活情趣的诗,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田园景色:东边的山坞有一片云,西边的山坞也有一片云;山间清泉流淌着,从前方山沟流到后方山涧。后两句描写诗人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