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珠帘卖酒旗,一时都逐火云飞。伤心欲问前朝事,白发淮人即渐稀。

诗中“十里珠帘卖酒旗,一时都逐火云飞”,描绘了扬州热闹非凡的景象。珠帘高挂、酒旗飘飘,整个城市仿佛被火焰般的热情所包围。这里的“十里”和“珠帘”都是形容城市的繁华和美丽。而“火云飞”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热情如火般燃烧。下面将对诗句进行详细翻译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十里珠帘卖酒旗:描述的是扬州街头巷尾挂着的五彩斑斓的珠帘,以及那些随风飘动的酒旗,它们在风中摇曳,吸引着行人的目光。
  • 一时都逐火云飞:这里“火云”指的是扬州夜晚灯火通明的场景,人们如同被火焰包围,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1. 诗意赏析
  • 此句通过“珠帘”与“火云”的对比,展现了扬州夜市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扬州人民的生活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卖酒旗”不仅是商业活动的写照,也是当地文化的一种体现,体现了古代扬州人的商业精神和开放态度。
  1. 关键词注释
  • 珠帘:古代建筑常用的装饰物,多用于大门或窗户,用以挡风遮雨。
  • 火云:形容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也象征着扬州人民的热烈生活状态。
  1. 历史背景
  • 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诗人白居易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 《竹枝词四首》是白居易以竹枝词的形式创作的一组诗歌,通过对扬州竹枝词的描写,反映了唐代扬州的城市风貌和人文风情。
  1. 艺术特色
  • 白居易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情感和景象融入简洁的语言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 《竹枝词四首》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富有画面感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扬州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审美情趣。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扬州的繁荣和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赏析,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风貌,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和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