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博厚高明。
惟其不二,物乃化生。
人生两间,贵乎克一。
一则无欲,静虚动直。
在昔伊尹,相于商汤。
咸有一德,训其嗣王。
姬文法汤,纯亦不已。
参登孔门,一贯而唯。
下学希圣,致礼治躬。
勿二勿三,勿西勿东。
及其至也,一于恭敬。
恭则体信,敬则达顺。
信体顺达,礼明乐崇。
谁其尸之,位育之功。
有美公子,一名斋室。
我刻斯铭,敢告无斁。
我们要逐句翻译这首诗:
一、天地之道,博厚高明。
译文:天地的法则,宽广深远且明亮。
注释:天地,指自然和宇宙;博厚高明,形容天地的特性,宽广深远、明亮。
二、惟其不二,物乃化生。
译文:正因为没有二心,万物才得以形成。
注释:二心,指多心、杂念;化生,指万物的产生。此句强调了一心一意的重要性。
三、人生两间,贵乎克一。
译文:人生中有两个世界,最宝贵的是能克服一个。
注释:人生,指人的生活;两间,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克一,克服一个欲望或杂念。此句强调了在生活中要专注于一件事物。
四、一则无欲,静虚动直。
译文:保持一种状态,既不过分追求,也不放纵,行动正直。
注释:一则,指专一;无欲,指不为欲望所动;静虚,指心境平和、清静;动直,指行为端正、正直。此句强调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五、在昔伊尹,相于商汤。
译文:古代伊尹辅佐商汤。
注释:伊尹,商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相,辅佐之意;商汤,即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此句表达了历史上一些贤臣良将在辅佐君主时的重要性。
六、姬文法汤,纯亦不已。
译文:周文王效法商汤的行为,始终保持着纯正的品质。
注释:姬文,周文王;法汤,学习商汤的品质;纯而不已,始终保持纯正的品质。此句强调了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七、参登孔门,一贯而唯。
译文:孔子的弟子们纷纷登上孔门之列,遵循一贯的道理。
注释:参,参加;登,登上;孔门,指儒家学派;贯,道理;唯,遵循。此句表达了儒家学派注重继承和发展的道理。
八、下学希圣,致礼治躬。
译文:从基础做起,追求圣贤的境界,通过礼仪规范自己。
注释:下学,指学习的基础;希圣,追求成为圣贤的境界;致礼治躬,通过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此句强调了儒家文化中礼仪的重要性。
九、勿二勿三,勿西勿东。
译文:不要有二心,不要三心二意,也不要偏袒任何一方。
注释:二、三、西、东,都是指不同的方面或立场;勿二勿三,不要有二心;勿西勿东,不要偏袒任何一方。这句话强调了为人处世应保持中立和公正。
十、及其至也,一于恭敬。
译文:当你达到最高境界时,应该完全表现出恭敬。
注释:及,到达;至也,指达到最高境界;一于恭敬,完全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十一、恭则体信,敬则达顺。
译文:恭敬就会表现出诚信,尊敬就会得到顺从。
注释:体信,表现出诚信;敬则达顺,尊敬他人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十二、信体顺达,礼明乐崇。
译文:诚信与顺应相结合,使礼节更加完善,音乐更加崇高。
注释:信体顺达,指诚信与顺应相结合;礼明乐崇,使礼节更加完善,音乐更加崇高。这句话强调了诚信与和谐的关系。
十三、谁其尸之,位育之功。
译文:谁是这种理想的实践者呢?这是培育后代功绩之人啊!
注释:尸之,指实践这种理想的人;位育之功,指培育后代功绩之人。这句话强调了传承和培养后代的重要性。
十四、有美公子,一名斋室。
译文:有一位美丽的公子,他有一个名为斋室的地方。
注释:有美公子,一位美丽的男子;斋室,指书房或读书的地方。这句话可能是指某位有志青年或学者的住所。
十五、我刻斯铭,敢告无斁。
译文:我刻下了这些铭文,并以此自省,不敢懈怠。
注释:刻斯铭,指刻下这些铭文;敢告无斁,指以此为鉴,不敢懈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