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献王
【注释】宫词:唐代宫廷中妃嫔们所唱的歌词。一百七首:唐玄宗时,后宫妃嫔很多,为了区别,在她们的衣带中缝上不同的标志,叫做“宫词”。这首诗是其中之一。掬:捧取。酒晕:指女子脸上的红晕。羞容:指女子的容貌。罗扇:用丝织品做成的折扇。金针:即金线,这里代指绣花针。佯: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宫女绣花的诗。诗的开头两句写宫女在春天里绣花的情景。“春风拂拂面如酒”,春风和煦,把宫女的脸庞吹成淡淡的桃红色
宫词一百七首 夜深寂静庭院月下思 沉沉庭院夜如何,坐看黄姑织女过。 在月光下,静静的庭院显得格外幽静。我坐在窗边,目光投向远方,只见织女星穿梭于夜空,她们的身影在月色中若隐若现。这宁静的场景让我沉思,宫女们在这宫廷之中的命运何去何从,她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月下偶然应识面,谁知人世有嫦娥。 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突然想起了嫦娥。她是那么遥不可及,如同天边的星辰。虽然我在月光下偶然遇见了她
宫词一百七首 上苑寻芳挹翠华,东风先到帝王家。 宫娥不识春归去,争插庭前芍药花。 注释: 上苑:皇家园林,这里指代宫廷中的地方。 挹:舀取,这里指采摘。 翠华:古代帝王所乘的车驾上的翠羽装饰,这里借指皇帝。 东风:春天的风。 先到:比其他人更早到。 帝王家:皇帝所在的皇宫。 不识春归去:不理解春天已经离去。 竞:纷纷。 插:把东西插入某物中,这里指插在花儿上。 芍药花:一种花卉,常在庭院中种植
【注释】 宫词:唐玄宗时,宫中妇女以诗、词为娱乐的诗词,称为“宫词”。这首诗是写宫女们的。新传:新编。 人人争唱斗歌时:每个人都要争相传唱。争:争着。 伊州谱:指《伊州歌》,这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音乐曲调。 腔儿:这里指歌曲中的腔调。 【赏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巧妙地利用宫女们争相传唱宫词的题材,借以讽刺她们不学无术,只会争唱斗歌,不懂音乐,把《伊州歌》误当作了诗歌来念。
【注释】 赴宴归来酒正酣,半嗔半喜又羞惭:参加宴会回来时,酒已喝得正高兴,心中半是恼恨又是喜悦,又感到羞愧。 向人佯笑不成语,推卷罗衫理玉簪:面对别人假装欢笑,却没有合适的言语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于是,她轻轻推开了衣袂,开始整理着发饰中的玉簪。 【赏析】 此诗描写一位宫廷女子宴后回家的情景。她虽然表面上装做高兴,其实内心却是既恼恨又喜悦,更觉得羞愧难言。她面对别人的问话,只是推说酒喝高了
注释: 宫词百七首:宫廷中的诗。 效颦:比喻模仿别人的行动,却弄巧成拙。 锁远山愁:形容眉眼含愁的样子。 蹙损东风翠黛羞:形容眉头紧蹙,像翠绿色的眉毛一样显得有些羞涩。 笑贴鬓钿双玉燕:形容女子的发饰,像是两只美丽的玉燕子。 一天秋思上眉头:形容女子的眉头因为思念而紧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女们的形象和神态,表达了她们内心的忧愁和相思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诗句原文: 旋研花露试新妆,惹得游蜂上下狂。 羞把香纨扑蝴蝶,对人佯整薄罗裳。 译文注释: 1. 旋研花露试新妆:宫女们用花露水来测试自己的妆容是否完美。 2. 惹得游蜂上下狂:由于香气吸引,引来了蜜蜂在宫中四处飞舞。 3. 羞把香纨扑蝴蝶:她羞涩地用手中的丝绢轻扑蝴蝶,不想被蜜蜂发现。 4. 对人佯整薄罗裳:面对旁人时,她故作镇定,整理自己的薄纱长裙。 赏析:
宫词一百七首 银汉沉沉玉漏迟,一钩斜月上花枝。 恰似徐熙新扇面,美人欢笑共题诗。 注释: - 银汉沉沉玉漏迟:银河深沉,玉漏声渐迟,形容夜深人静。 - 一钩斜月上花枝:月亮渐渐升起,挂在了树枝上。 - 恰似徐熙新扇面:徐熙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常常带有诗意。这里用“恰似”来形容月亮和徐熙的画作非常相似。 - 美人欢笑共题诗:美人与诗人一同吟诗作对,欢声笑语。 赏析:
宫词一百七首 寒蛩唧唧草间鸣,唤出新秋无限情。 霜露满天红叶老,有人愁听捣衣声。 译文: 寒蛩在草丛中不停地鸣叫,唤醒了深秋的宁静和凄凉。满地的霜露映衬着凋零的红叶,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忧愁之中,只能倾听那捣衣的声音,感受那份属于秋天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表达了宫女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寒蛩的鸣叫象征着深秋的到来和时间的流逝
【注释】承恩:承蒙皇帝的恩宠。联班:指入值宫禁,侍奉君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诗人通过宫女对君王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朝廷黑暗、宫廷生活艰苦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一自承恩入建章,为怜妾貌侍君王。”第一句点明题意——自从进入皇宫后,一直受到君王的喜爱。第二句则从侧面写宫女的身份。建章宫是汉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宫殿区,也是汉成帝的寝宫,这里住着许多宫女,她们的命运与皇上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