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游龙池寺 - 描述的是参观或游览位于龙峰嵿的龙池寺。 2. 一山耸出龙峰嵿 - 描述龙峰嵿的山体突兀,如同一只巨大的龙在天空中昂首。 3. 峰侧龙池此度跻 - 在龙峰嵿的山侧,有一个叫做龙池的地方。这里的“跻”(接近)意味着靠近,形容游客正在接近龙池。 4. 烟霁玉阳擎日近 - 当烟雾散去时,阳光照射到了玉阳峰,使得阳光更近了。 5. 岫连张洞觉云低 -
朱明书馆是藏书之地,我在这里谈论经典。 博罗县有两座山,一座叫双山,另一座叫古博罗。 山椒曾在此结行窝。 真丹谩说九回转,短剑曾经廿年磨。 翠羽不来梅欲老,黄龙稳卧草偏多。 旧时童冠追随伴,几得风雩共笑歌
戊午春,我监督滇河疏浚工程。继有清查之役,寓居五华山白云窝。五阅月二首 【注释】 1. 戊午:唐武宗年号(886-890)。 2. 督浚滇河:指治理和疏通滇池。 3. 继:紧接着。 4. 有:表存在。 5. 清查:清理、检查。 6. 卧榻:躺卧的床。 7. 搴(qiān)帘:掀开帐帘。 8. 天际鹜(wù)霞归一览:天边飞鸟掠过,留下一瞥。鹜,通“骛”,飞翔。 9. 雨馀烟黛泻千愁
出张家湾 【注释】:半束琴书,指携带的诗书等。只,只有。鹤随,形容鹤跟随在身旁。庭墀(chí),庭院台阶。湛露,露珠。恩,恩泽。浮云,比喻世事变化无常。草庐,茅屋。养,保养。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译文: 我带着诗书和琴来到张家湾,只有鹤陪伴在我的身边,沿着堤岸,柳丝随风轻轻摇曳,景色宜人。抬头望天,觉得庭院越来越远,走出郊外,知道回家的路更遥远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开家乡
江东问津 盍归尼父还思鲁,三宿邹舆也去齐。 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 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 最好飞云峰嵿望,五更朝日散群迷。 注释: 盍(hé)归尼父:何不回到孔子那里去呢?盍,何不;尼父,孔子的尊号。 三宿邹舆:在邹国停留三天。三宿,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一晚一夜两夜为一宿。 反手功名成底事:为什么反而成就了功名呢? 烟萝洞口醒庄鹿:烟萝山的洞口醒来的是庄子的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感,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体会其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此诗首联“江左翘瞻白下逢,青原白鹭得追从”。江左指的是今天的江苏地区,白下即南京,这里指诗人在南京遇到钱先生,并一同来到洪都(江西南昌)会合邹东郭诸公,共同欣赏白鹭青原美景。颔联“岐分草长频寻路,寺迥云深但听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赏析诗句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浏览选项,根据各选项所提示的诗句,并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分析判断,最后确定答案。 题中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因此需要对全诗进行逐句解读。 首联:“新年人日始开春,万家和气都鲜新。”意思是:新年伊始,人们欢度新春佳节
戊午春,我监督滇河清查工程。在五华山白云窝居住了五个月。 花间绿暗已红稀,日日登临傍翠微。 得意时开金谷酒,弄寒犹试舞雩衣。 凭栏曲坞双鸠语,拍掌招提独鹤飞。 是处总堪吾托宇,出门休讶久忘归。 注释: 1. 戊午:指乾隆五十六年(1791)。 2. 督浚滇河:监督滇河的疏通工作。 3. 继有清查之役:继续进行整治河道的工程。 4. 寓五华山白云窝五阅月二首:居住在五华山白云窝五个月。 5.
【注释】 渐:渐渐。炼磨筋骨:锻炼身体,磨砺意志。“强撑持”是说虽已年老体衰仍努力支撑。 尽瘁(cui):竭尽心力。拙:不熟练、不高明。“知非过每滋”指自己对事理的认识逐渐深刻。 执法:执行法律。自信:自以为正确而固执己见。论心:从内心考虑问题。千古:久远的年代。谁欺:谁说我不正直。 国恩:国家恩惠。朱明:农历七月,古代称夏季为朱明。慰:安慰。所思:所想之事。 【赏析】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喜归吟二首:作者以“喜归”为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喜悦之情。 2. 七洞从今适所归:七窍指的是鼻孔、眼孔等身体部位的孔洞。适所归,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了。 3. 山光物色旧依依:山光物色,形容景色秀丽。旧依依,表示过去曾经留恋过这个地方。 4. 云收雨歇黄龙伏:云收雨歇,形容天气放晴。黄龙伏,是指黄龙蛰伏在地下。 5. 天霁樊开白鹤飞:天霁,即天气放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