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归尼父还思鲁,三宿邹舆也去齐。
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
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
最好飞云峰嵿望,五更朝日散群迷。

江东问津

盍归尼父还思鲁,三宿邹舆也去齐。

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

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

最好飞云峰嵿望,五更朝日散群迷。

注释:
盍(hé)归尼父:何不回到孔子那里去呢?盍,何不;尼父,孔子的尊号。
三宿邹舆:在邹国停留三天。三宿,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一晚一夜两夜为一宿。
反手功名成底事:为什么反而成就了功名呢?
烟萝洞口醒庄鹿:烟萝山的洞口醒来的是庄子的鹿。
得丧关前听舜鸡:得失之机,在《关雎》之前听过舜时的鸡鸣。
最好飞云峰嵿望: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飞云峰。嵾,山峰高耸的样子。
五更朝日散群迷:五更时分,太阳刚刚升起,万物都开始苏醒的时候,我独自一人站在飞云峰上,望着远处的景色,感到有些迷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表达了他对名利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盍归尼父还思鲁,三宿邹舆也去齐”,诗人表达了他想要回到孔子身边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离开故乡、追求功名的心志。
第二句“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诗人反思了自己功名的成就,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
第三句“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第四句“最好飞云峰嵾望,五更朝日散群迷”,诗人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也表达了他的孤独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