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秋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浣溪沙》组词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亲染柔毛擘彩笺。自怜探得恶因缘。 一尊重许笑凭肩。往事已同花屡褪,新欢闻似月常圆。 休休休更苦萦牵。 注释: 1. “亲染柔毛擘彩笺”:亲昵的人用柔软的羽毛蘸着墨汁在彩纸上作画。 2. “自怜探得恶因缘”:自己怜惜地发现这原来是个不好的缘分。 3. “一尊重许笑凭肩”:一次深情的允许让我依靠在你的肩膀。 4. “往事已同花屡褪”
感皇恩 天公烧灯时,天气炎热。 清晨醒来人困倦,太阳初升,光芒四射如锦绣。 聚星楼里歌声飘荡,扇子轻轻摇曳,香气扑鼻琼玉般柔软。 酒杯高高举起,任凭它满溢。 低声低语祝福长寿,年龄遥远。 驾着马车无法满足愿望。 东风送喜意,眉梢泛起一点喜悦。 常朝天子殿廷
【注释】 春江波面浑,春岸芦芽嫩:春天的江面像一面浑然一体的大镜子。春岸上刚刚冒出新绿的芦苇芽儿。 不见木兰舟,羞带骈枝杏:木兰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女子,这里指代自己的妻子,她乘坐的船已经不见了,而她脸上还挂着一对杏子大小的红晕。 轻绡揾泪痕,急雨冲花阵:用薄纱轻轻擦拭着泪水,仿佛在为这突然而至的风雨而感到惊讶;那雨点猛烈地打在盛开的花丛上,就像一群群顽童捣乱一样。 暗祷紫姑神,觅个巴陵信
念奴娇 水仙 开花借水,信天姿高胜,都无俗格。 玉陇娟娟黄点小,依约西湖清魄。 绿带垂腰,碧簪篸髻,索句撩元白。 西清微笑,为渠模写香色。 常记月底风前,水沉肌骨,瘦不禁怜惜。 生怕因循纷委地,仙去难寻踪迹。 缥槛深栽,彤帏密护,不肯轻抛释。 等差休问,未容梅品悬隔。 注释: 1. 借水:借助水来传播。 2. 天姿高胜:自然的气质高雅出众。 3. 绿带垂腰:形容水仙的茎叶细长下垂。 4.
【注释】 阑干:栏杆。 凝香客:指醉心于爱情的男子。 今南北:指诗人与妻子分别后,妻子去南方,而诗人在北方。 断鸿沈鲤:传说雁有书信,鱼能传书,所以用断鸿、沉鲤来表示音讯杳无。 【赏析】 《忆秦娥·扬州梦觉浑无迹》是南宋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自己对扬州旧游的怀念,感叹岁月变迁,人事已非。下片以“今南北”为界,由回忆转向现实。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苍劲高远
【注释】 1.生查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玉楼春”、“鹊桥仙”等。此调有单调、双调两体,其句数和字数各不一致。 2.其二:词牌名,此处指《生查子》第二首,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 3.香:芳香。 4.枪旗嫩:嫩芽。 5.是处:到处。绿连云:绿叶满山连天。 6.苦酒肠:喝苦酒。 7.老去闲花阵:年老色衰。花阵,即花团。 8.燕子不知人:燕子尚能知道人行踪。 9.行云信:对人的信任。 【赏析】
【译文】 清明节那天,我独自一人在池馆中休息。 侧卧在帘子边,海棠花已经盛开,但我还睡不醒,脸上还沾着酒意。 低头默默无语,像是对东风抱怨,心中涌出了情感,又突然感到飞鸟惊起,柳树的叶子也随风飘落。 我对于诗歌的创作感情并不深厚,只是随意地写下一些诗评。 在写《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时候,没有一句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只能聊以表露我对这草木的眷恋之情。 黄昏时分,我独自站在窗前凝望,害怕春天的寒冷
【译文】 桂花虽然不大,但香气浓郁;叶子虽然不美,却能装点风景。 只有桂花一树,风流雅致。 淡淡地梳妆打扮,已经胜过骚人在《离骚》中描绘的兰草与芷草。 古时龙涎香,怎么敢妄自尊大? 开花的时候,无奈风斜雨细,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被吹散,落在地上,零零碎碎。 只好用心将它收拾起来,放在花瓶里,希望能教梦魂沉醉在它的旖旎芳香之中。 【注释】 ①“解佩令”:唐教坊曲名,属“林钟商”。此词为咏木犀之作。
枝垂云碧长,心展鹅黄嫩。 无力倚阑时,扫尽漫山杏。 译文:枝条垂下像云雾一样碧绿,花瓣展开像鹅黄色的嫩芽。 无力倚着栏杆时,把满山的杏花都扫落了。 注释:1. 枝垂云碧长:形容树枝垂下,颜色像云那样碧绿。2. 心展鹅黄嫩:形容花朵的心部展开,颜色像鹅黄色的嫩芽。3. 倚阑时:倚着栏杆的时候。4. 漫山杏:满山的杏花。5. 玲珑影结阴:指花朵的影子在树荫下显得玲珑剔透。6. 蕴藉香成阵:指花香浓郁
注释: 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 诗鬓已惊霜,镜叶慵拈杏。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 春事到荼蘼,还是无音信。 赏析: 《生查子·其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全词写春愁,上片写春愁的起因,下片写春愁的结穴;全词以景托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因春天来临而感到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