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庆
【注释】 十里香车:指代游人的车马,香车即华丽的车辆。 东风都与侬家便:春风都吹到我家了,侬是“我”的亲热昵称,这里用得十分贴切。 兴亡遍:指经历国家兴盛、衰败的变迁。 红桑变:桑树由青变红,这里暗喻人事的变化,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春日怀古诗。词中以玄武湖为背景,抒写了作者对于盛衰兴亡的感慨。全词意境清美,语言明快,情感真挚。 首句“十里香车”,点出游人如织,车马如云
【解析】 “人日寄琏姊”即《点绛唇》其一,此词是作者在人日节时寄给他的妹妹琏姐的。“韵事留传”,意思是诗情画意的佳话一直流传下来。“今日题佳句”,意思是今天写下了优美的诗句。“燕归不语”,燕语呢喃,却不再说话。“芳讯春难主”,花儿开得正盛,可春天却已悄然离去。“花事迟迟,消得寒如许”,花儿开得正旺,可冬天却越来越寒冷。“年来去,催花无据”,每年这个时候,花儿都在开花,可是春天总是不请自来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箫声动”、“锦机囊”等。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彩胜新裁:指用五彩丝线剪裁的彩饰。 荆襄:指湖北一带地方。 纤巧:纤细柔美。 风光趁早:指春天来得早。风光,春光。趁,赶得上。 餐霞人好:指神仙中的人好。餐霞,指吃仙家的食物。 莫共流光老:不要随着时间消逝而衰老了。流光,指年华、光阴。 赏析: 本篇是一首写赏春之乐的词。上片着重刻画了女子的体态和神情
【注释】 残柳笼烟,隐去的柳树被薄雾笼罩; 幽花掩月,淡雅的花影遮掩了明月。 旧游记惯台城:诗人在游览时,常常驻足于台城的故地。 波心冷到鸥盟:秋风吹过湖面,水面上泛起涟漪,连鸥鸟结队飞行的盟约也被吹散。 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美好的年华很容易流逝,就像南朝时代的燕子与黄莺一样,飞走了又飞来。 暗销凝:心中暗自沉思,无法平静。 脂水秦淮,流断清泠:秦淮河上的油脂像牛奶一般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诗,把握其大意,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含义,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展开联想,揣摩诗句的言下之意。本诗是一首词牌名为《齐天乐》的词,上片写秋怀难诉,乡心满地,征袍沾染尘土;下片抒写才华横溢,却浮生轻误,风华犹在。 “西风容易侵吟鬓”,首句点明时节,秋风萧瑟,易侵人鬓发。“西风”一词,既点明了季节,又暗示了词人心境的凄凉。“秋怀近来难诉”
【注释】 湖上人家:指湖上住着的人家。点绛唇:词牌名。三两:形容数量少。斜阳外:夕阳下。韶光何快:美好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四月樱桃卖:樱桃已经红了,可以卖了。 【译文】 湖上的农家,一家挨一家,斜阳映照在湖面上。美好的时光多么令人高兴,现在正是四月,樱桃已经红了。柳树舞动着枝条,花瓣在空中飘飞,一溪流水缠绕着衣带。愁苦的心情像大海一样深重,仙源景色值得喜爱,但可惜不能再去。 【赏析】
诗句释义: 帘外雨潇潇。滴翠春宵。峭寒微逗一枝箫。掩却碧屏山几曲,灯影红消。梦断更无聊。泪湿轻绡。听残更漏夜迢迢。明日落英知几许,误了花朝。 译文: 在帘外下着细雨,滴落在翠绿的夜晚。虽然寒冷却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似乎只有一枝箫在陪伴着我。我轻轻掩上窗帘,避开窗外的风景。室内灯光摇曳,红色的灯光已经消失。 梦中惊醒,更加感到孤独寂寞。泪水沾湿了轻薄的丝巾。听着窗外的更鼓声,深夜漫漫
浣溪沙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其特点是句式整齐,音韵和谐,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 注释与赏析: 乍暖轻寒二月天。一丝杨柳一丝烟。纱窗春晓却慵眠 - 乍暖轻寒:形容天气变化无常,刚刚回暖却又突然转凉。 - 二月天:指的是春天的二月,即早春时节。 - 一丝杨柳:形容微风中的柳树摇曳生姿,细长如丝。 - 一丝烟:比喻春风中杨柳飘动的样子,如同烟雾般朦胧。 - 纱窗春晓:指在春天清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同时要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注释”“赏析”等要求。 “减兰”,词牌名,属小令。 此词上片写病中庭院之景,寓离情于景,下片则写飞花之语,寄相思之意。 第一句:“药炉烟漾。”药炉:指烧药的炉子。烟漾:烟雾弥漫的样子。 第二句:“庭院清丝风力涨。”庭院:院落。清丝:轻飘的柳絮。涨:吹动,使……升起。 第三句
这首诗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赋水仙花》 。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姗姗罗袜无尘,凌波懒向东皇笑。轻妆照影,高标绝俗,软红不到。 (“姗姗”形容步履轻盈,如行走时轻轻摇曳。“罗袜”指华丽的丝袜。“凌波”是形容女子在水上行走的样子,如同踏波而行。“东皇”通常指东方天空中的太阳,这里指代春天。“轻妆照影”是指仙女般的容颜和身影。) 2. 水石清华,仙姿幽润,人间春早。喜深闺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