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辰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全诗内容、思想情感,然后依据相关诗句翻译作答。 (1)“曾执干戈卫鲁邦”,指曾经拿起武器保卫过鲁国,意思是曾经保卫过自己的家乡。 (2)“颍川家世愈芬芳”,指家族的声望越来越显赫。 (3)“扶疏枝叶连江浙”,意思是家族的枝叶遍布江浙一带,形容家族势力强盛。 (4)“烜赫功名冠魏唐”,意思是家族的名声显赫,超过了魏和唐代。
【解析】 本诗为七律,共八句。前四句是写郑柯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后四句是写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 【答案】 译文: 郑柯山落魄一仙翁,二十八宿在胸中,学识广博像明镜,胸怀豁达如彩虹。沉醉于酒楼月色中,高谈阔论千古风,一本流年无惜示,贮之他日验穷通。 注释: 1、落魄:失意;不如意。2、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名,指天空中二十八个星官。3、罗胸中:比喻学识广博,像罗网一样。4、学术该通明若鉴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从整体入手,逐句解读,仔细辨析。本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借送别之际抒发了对陈经略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清明公正复慈祥”,意思是清明的天公又恢复了公正和慈祥,这是在写天气变化,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于友人的祝愿。第二句“触眼平生见未尝”,意思是我一生所见,从未见过如此清明的天气,这一句是说陈经略清廉正直
【注释】 从来人物数成都:成都,指四川成都。自古以来,人才辈出。 果见英髦入荐书:果然见到了有才能的青年才俊。 齐鲁风流方演迤:齐鲁地区有优美的文化风韵。 渊云文采自纡馀:渊云,即李渊云,唐朝初年大臣。他的文采飘逸。 姓名即上飞龙榜:你的名字就上了皇帝御赐的金榜。 乡里争迎驷马车:乡里的百姓都争相迎接你的车马。 圣世取才三尺在:圣人在天下选拔人才的时候,你正好有机会。 但惭无地更吹嘘
诗句释义 1 太傅元功首 - “太傅”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而“元功”则指大功,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卓越功勋的官员。首字在这里可能是一个错别字,应该是“公”字来表示对官员的尊称。 2. 汾阳异姓王 - “汾阳”通常指的是唐朝的汾阳王郭子仪,他是唐德宗时的名将,被封为汾阳郡王。“异姓”则表明这位吴郡王并非郭子仪的直系子孙,而是其他宗族的人。 3. 恩荣兼二美 -
【注释】 (1)生朝:旧时官吏到职,要行“朝参大礼”,称为“生朝”。 (2)招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符节。 (3)九霄:天之最高处。 (4)三槐:汉末名臣张堪曾隐居于三槐树之下,故以三槐为隐者居所,后泛指高官显爵。 (5)八桂:传说汉武帝使方士求不死药,因桂林出产丹砂,故称。 (6)机神照物宜前列:机巧神妙的事物应摆在前面。 (7)质干参天合后凋:形容人如松柏之枝干苍劲、挺拔,比喻人的品格坚贞不屈。
【注释】 英姿卓荦众长兼,暂假威名镇峤南。 “英姿卓灜”指陈经略的英勇气节;“暂假威名”是说暂时凭借他的威望来镇守南方。 忽报邮音驰尺一,即看躔次近魁三。 “邮音”指朝廷的诏令。“尺一”,古代的公文,这里借指南宋的国号。“躔次”,指星辰的运行位置,引申为命运。这两句是说:忽然间收到朝廷的诏书,他就要乘机而动,去镇守南方了。 照人风采谁居右,致主功名在立谈。 “照人风采”比喻他的仪表堂堂,仪态不凡
【注释】 四海:全国。声名:名声;中朝:朝廷。德齿优:道德修养优秀。金华:指东晋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方入侍:刚刚入朝为官。琳馆:指王羲之的别墅。遽归休:急忙归隐。全福:大福,即大福之人。人皆仰:人们都很仰慕。孤风:超尘脱俗的风气。世莫留:世人不留。老成:年高德高的人。零落尽:凋零殆尽。不独:不仅。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王羲之的颂扬和敬仰之情
诗词原文: 喜咏高秋此日生,门闾佳气想充盈。 堂堂体貌千钧重,凛凛精神一座倾。 暂使远民瞻玉帐,要知圣主有金城。 兜牟却作貂蝉去,五筦难淹宋广平。 译文: 今日庆祝陈经略的盛世生日,家门前的吉祥气息令人心满意足。陈经略仪态万千、气势磅礴如同千钧重负,让人心生敬畏。他短暂地让远方的人们仰望他的帐篷,人们想要知道这位英明的君主拥有坚固的城池。然而,他却像貂蝉般离去,难以再被提及
【注释】妫姓从来莫与京,传家初不为金籯:妫姓人家历来没有被灭的记录;传家之业,不是金银财宝。传家:世代相传的家业。 八桂苍苍处,倍觉中台两两明:广西的山峦郁郁苍苍,更加感到朝廷的贤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景象。 南徼(jiǎo)不闻刁斗击,北辕行见衮衣迎:南方边境没有听到战鼓声,北方边境又看见皇帝的车驾来了。 定知天锡公难老,端与邦家立太平:一定会知道上天赐给公难老的福气,一定和国家一样实现太平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