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夜在燕子矶泊船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夜从京口至燕子矶: 晚上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出发,前往燕子矶(位于长江北岸)。 - 译文:我夜晚从京口出发,向着燕子矶前行。 - 好风那忍泊,深夜客还惊: 美好的风让我不忍心停泊下来,半夜回来时感到有些惊恐。 - 译文:多么美好的风景啊,却不忍在此停下船只。深夜归来时,内心不免感到些许惊慌失措。 - 镫照空江水
【注释】 巢湖:今安徽省合肥市境内的湖泊。晓行:清晨出行。二首:指两首诗。其二:第二首。客心残梦里,潦倒出柴门:诗人心中充满惆怅之情,如同在梦中一样,从破败的茅屋中走出。客心:客居他乡之心。 人语寒相答,星稀光乍昏:在寒冷的夜晚,只有几颗疏落的星星,映照在黑暗的天空中,发出淡淡的光芒。 溪流寻马迹,沙路认潮痕:在荒凉的小路上,寻找着曾经骑马走过的痕迹;在沙滩上,辨认着曾经涨潮时留下的痕迹。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的荻港停留时所做。 泊荻港 十日扁舟上,家山滞望中。 为怜乡国路,不恨石尤风。 鸥泛秋江白,霞烧晚树红。 从兹姜被意,竟夕与谁同。 注释: - 泊:停泊。 - 扁舟:小船。 - 家山:指作者家乡,故乡。 - 滞望中:滞留在观望之中,即因思乡而久久驻足。 - 为怜:因为(因)怜悯、同情。这里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国路:国家的道路,指回家的路。 - 石尤风:一种迷信说法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青门耆旧在,瓜圃见东陵”写诗人所见的东陵,也就是东陵瓜田,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颔联“问柳思眠起,看花感废兴”,写诗人看到柳树,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睡不安稳,因此起床去散步,而看到盛开的花朵,又想到自己已经衰老,国家也衰败了,所以心情十分忧伤。颈联“园丁留客馔,公子读书镫”,写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尾联“似此真幽赏,劳人梦未曾”,写诗人对于这次聚会,感到十分高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语言和写作特色,赏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羹湖自雄县以果蔬雉兔见遗答之 羹湖:地名,在今河北雄县东北。自雄县以果蔬雉兔来遗羹湖,羹湖回答他们。 羹湖自雄县以果蔬雉兔见遗答之 羹湖:地名,在今河北雄县东北。自雄县以果蔬雉兔来遗羹湖,羹湖回答他们。 羹湖:地名,在今河北雄县东北。自雄县以果蔬雉兔来遗羹湖,羹湖回答他们。 羹湖:地名
【注】四松原:在四川成都。 【译文】: 园林多野色,骀荡是春风。 竹下有新楼阁,花间明古佛宫。 平桥穿密箐,曲径入芳丛。 无数桃花好,临流觉更红。 赏析: 首联“园林多野色,骀荡是春风”,诗人开篇便以“园林”和“春天”两个意象,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里,“野色”指的是自然的、未经人工修饰的色彩,“春风吹拂”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样的描绘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时,要把握诗中的形象、主旨和表达的情感,同时要了解诗歌的体裁特点。“泊青溪”是这首诗的题目,意思是停船在青溪边。“江上月初生,临风画舸行”,月色初升,清风拂面,诗人乘画舸行驶在江面上。“朱栏秋水阔,白苎晚凉轻”,“朱栏”指红色的栏杆,“秋水”指秋天的水,“白苎”指白色的葛布,“晚凉”指傍晚凉爽的感觉。“箫鼓中流发,镫光两岸明。”箫鼓的声音随风传来
【注释】: 1. 绳床连石几:指用绳子编成的床和石头制成的椅子,都是简陋的家具。 2. 息静似空山:形容室内安静得像空寂无人的深山。 3. 药圃:指种植药物的园地。行常遍:指经常去巡视。 4. 将鹤共跻攀:把仙鹤一起带在身边登高。 5. 应畏游人迹:恐怕游人踏过的痕迹。 【赏析】: 本诗为四首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药圃中巡视、登高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 首联“绳床连石几
【注释】: 数武城西路,春山便觉多。——路:小路;春山:春天的山景;觉:觉得。 绿阴黄鸟树,芳草白羊坡。——绿阴:绿叶茂盛的地方;黄鸟:黄莺;芳草:芳香的野草;白羊坡:山坡。 华发闲闲客,篮舆日日过。——华发:花白的头发;闲闲客:悠闲的客人;篮舆:用竹篾编成,可以折叠的车子。 东山谢丝竹,高隐在烟萝。——东山:指东晋名士孙绰,字处叔;谢丝竹:谢安隐居东山时,谢灵运常到他家来吟诗弹琴;高隐:隐居
【注释】 1. 故人:老朋友。 2. 剪镫:指在马鞭上剪短灯芯,以节约油料。 3. 听雨:倾听雨声。 4. 清梦留僧榻:指诗人的梦境留在和尚的床上。 5. 高吟动佛幢:僧人高声诵读经文,声音传到佛塔上。 6. 竹边临断岸,深夜水淙淙:夜深时,水从山崖上流下发出的声音如同泉水潺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诗人在友人家中与故人在一宿之后,听到窗外江中雨滴声和水声,想起自己曾经的旧事,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