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遵度
【译文】 洞庭湖上的叶子在秋风中瑟瑟作响,寒冷的天气让湖水冻得凝而不流。圆月将要残缺时不忍让它残缺,轻露将要飞起却终究没有飞起。回忆起吹笛子时凤鸾骖乘的情景,更想采摘紫色的灵芝云中仙居。玉楼上空几千尺,珍珠树玲珑地悬挂在上面。 【注释】 和:同“荷”,荷花的别称。 涣之深秋月夜书事:秋天的夜晚,月光下,诗人抒发感慨。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叶下:荷叶上。 凉飕飕:清凉、凉爽的意思。
这首诗描述了芭蕉的生长环境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芭蕉的喜爱。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咏芭蕉 - 诗句:植蕉低檐前,双丛对含雨。 - 译文:芭蕉栽种在低矮的屋檐旁,成对生长时叶子互相遮挡,仿佛在雨中相互依偎。 - 关键词:植蕉、低檐、双丛、含雨 - 注释:芭蕉生长在低矮的屋檐旁,两棵成对生长,叶子互相遮挡,仿佛是在雨中相互依偎。 2.叶间求丹心 - 译文:叶间求丹心,一日视百腑。 -
雨 高林风怒雨声黑,小阁灯背人语阑。 谁知道云外月高照,定是叶间莺最寒。 时觉急飘愁未已,似闻徐滴喜初翻。 骊驹北首榆关路,天晴烟树沙碛宽。 译文: 大雨滂沱在茂密的树林中,狂风怒号着,雨声如雷,树木都被淋得黑黝黝的。我坐在小阁楼里,只听见外面雨声潺潺,却听不到人声。谁能想到呢,那片云外高悬的明月正照耀着大地,而我此刻却因为寒冷而感到心寒。忽然间,一阵急雨打在身上,让我愁绪难消
这首诗是李白的《白云歌送刘三适》。诗的大意是:秋天的风轻轻吹过,白云飘散。它随风飘荡,无处不在。一开始,它只是半山腰上的洞口,后来突然从岩石的缝隙中冒出来。最后,它零落在地上,挂在枯树上。最后,它的影子透过微白的雾,消失在绿色的空中。烟萝丛生而茂盛,岛上的小道曲折而漫长。谁知道那苍梧野,下有猿鸟的哭声呢?谁能长时间徘徊不去,回头看看那黄鹄呢? 注释解释: - 看白云爱而成诗
【注释】 登楼三首:指《登金陵凤凰台二首》,这是作者在唐肃宗至德年间被贬为巫州刺史时所作。“道之不行”、“乘桴浮”、“赴河蹈海”都是比喻,意谓自己虽然有志于施展才能,但受到种种阻挠,无法实现理想;“春归应到岭北树”和“日出先照天南楼”都以景写情,表达对国事的忧虑。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唐肃宗至德年间被贬为巫州刺史时所创作的组诗。诗人借登楼远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全诗构思巧妙
诗句原文: 群山南走失所往,百川东逝兹其穷。 译文: 群山向南奔流,最终消失在远方的未知之处;百川向东奔流,直至尽头。 注释: 1. 群山南走失所往:描述山峦如同失去了方向,向南奔涌的景象。 2. 百川东逝兹其穷:百川汇聚成海,东流至终点,形容水流无尽的意境。 赏析: 狄遵度的《登楼三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流逝和时间无情的感慨
【注】佳城:指京城长安。蟪蛄:一种秋虫,寿命短促,这里比喻年老。 佳城郁郁颓寒烟,孤雏乳兔号荒阡。 京国(京城)荒凉冷清,草木凋零,孤雏乳小兔在荒废的阡陌上哀鸣。 夜卧北斗寒挂枕,木落霜拱雁连天。 夜里,北辰星象(北斗)映入梦来,寒冷挂在枕头上;树木枯落,霜气凝结,大雁排成一字长队飞过头顶。 浮云西去伴落日,行客东尽随长川。 飘浮的白云向西飘去伴随着落日,行人向东走到尽头顺着长河远去。
莎青石细浅见底,天空云淡无一毫。 波间圆月照不动,海上清风来最高。 注释: 莎青石(saqing stone):一种质地细腻、颜色浅绿的岩石。 波间:指水面上。 圆月:指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将天空中的云朵、水中的石头、水中的月亮和海上的风都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诗人还将这四种自然景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秋风吹白云,触处自何谷。 初犹半洞门,欻出遍岩腹。 零落依水湄,片段挂枯木。 馀影透微白,灭迹混空绿。 烟萝自蘙密,岛溆徒萦曲。 安知苍梧野,下覆猿鸟哭。 谁能久徘徊,返顾视黄鹄
植蕉低檐前,双丛对含雨。 叶间求丹心,一日视百腑。 胸中数寸赤,不惜为君吐。 心尽腹亦空,况复霜雪苦。 非无后凋意,柔脆不足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