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宪
【译文】 天台万年山罗汉树,罗汉岭头罗汉树,开辟馀工所钟聚。 百围直上摩紫霄,铁剥犀空自无蠹。 积年魔怪不敢栖,暂过鸾凰却回顾。 初晴偃干碍云霓,欲雨蟠根起烟雾。 声回浪吼东海鲸,影落云侵石桥路。 气陵太古化儿惊,势压群材梓人惧。 阳开阴闭资指南,地弼天承赖撑拄。 凡斤俗斧远遁逃,黛色苍皮未须疏。 岩灵树异如相语,杰叶豪柯翠云覆。 冰霜坐阅无古今,合抱云仍仰雄据。 岂同涧梓与壑楠,未历千年随草腐
【注释】 月色半古寺:指月光洒满寺庙。 疏钟:稀疏的钟声。 江城缭山色:在江南,城郊多有丘陵环绕,山上树木繁茂。 星斗摇空蒙: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在云层中闪烁。 徐行不自觉:慢慢地走着,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这里。 徙倚树影中:在树旁徘徊。 忽然变烟雨:突然之间,雾气和雨水弥漫开来。 东南风:从江城的东南方吹过来的风。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作者在淳熙三年(1176),孟春时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的关键是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巉”等,理解字义去记忆。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巉、岚、窗几、幽人、清夜、凭栏干。 【答案】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双岩堂 两崖玉巉然,秀色真可餐。 岚烟落窗几,惨澹云水闲。 幽人美清夜,和月凭栏干。 八表生晴寒
``` 寓天台水南四首 春雨暗前山,春云行远林。 月落鸡犬静,谁闻梁甫吟。 巍巍兮高山,泠泠兮好音。 谁闻梁甫吟,惟恐山不深。 注释 - 春雨:春天的雨水。 - 暗:遮蔽。 - 前山: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点前面的群山。 - 春云:春天的天空中的云。 - 行远林:飘浮在远处的树林间。 - 月落:月亮落下。 - 鸡犬静:夜晚时分,家畜和家禽都已进入梦乡,一切显得异常安静。 - 梁甫吟
【注释】 台州:今浙江台州市。兜率寺:在台州城西。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春孟春所作。 萧寺:指台州的萧寺,是南宋名刹。 荒阶:寺院的石阶。 鸟雀:指鸟雀在石阶上跳跃、觅食。 飒风:形容风吹得树木摇曳生姿。 徐行:缓步行走。 石苔花:指苔藓覆盖在石头上的花朵。 徙倚:徘徊而立。 江渚:江中的沙洲。 日暮: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刻。 山更寒:山色更加冷清。 檐头:屋檐上。 铃自语
诗句原文为“灵凤山前花片飞,读书窗下碧云栖”,接下来将提供其翻译: - 诗句解读:灵凤山前花瓣轻轻飘落,如诗如画的景色映入眼帘;而我在读书时,窗外的景致也如同一幅美丽的碧云画。这里的“山前”和“窗下”分别描绘了读者所处的具体位置以及他所见的自然景象。“碧云”则形容天空或窗户的颜色,给人一种宁静、清澈的感觉。 - 译文:在灵凤山前,花瓣随风飘落,仿佛一场春日的舞蹈。而我坐在书窗下
【注释】 孟春:农历二月。孟,古时对春季的称呼。春三月为孟春。兜率寺:在浙江天台县,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淳熙三年: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作:创作,指题诗留念。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台山兜率寺中夜坐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一榻江色近”写诗人坐在寺庙里欣赏着眼前的江山;第二句“夜气欲空蒙”写夜幕降临后,天空中的云彩渐渐飘散,仿佛一片朦胧的薄雾笼罩着大地
【注释】 1. 寓天台水南四首:即《题天台寺》的“四首”。 2. 凄暮春:凄寒的傍晚。 3. 竹间风:竹林间的风。 4. 泠(líng)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5. “振我衣袂薄”:意思是风吹动衣服,使衣服飘动。 6. 野田鸣流泉:田野中泉水流淌的声音。 7. 密树纷翠幄(wò):繁茂树木交织成的绿幕。 8. 蹑(niè)屐(jī):穿木屐。 9. 长怀:长久地想念。 10. 寥廓(liáo
诗句释义 1 寓天台水南四首:这是一首四联诗,每联都以"寓天台水南"开篇。"寓"意为"居住","天台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浙江省天台县。 2. 怀古不知寒,洗心忘百忧:这句表示诗人在天台停留期间,对历史古迹的怀念让他忘记了寒冷,清洗心灵使他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忧虑。 3. 怡然方寸地,得与贤圣游:这里的“方寸之地”指的是心中的思想空间,“得与贤圣游”表达了诗人通过这些古迹
梅花二首 凌晨汲山泉,盥洗甫云暇。 徐行修竹间,小立疏梅罅。 尖风耿薄日,色影寒相射。 幽香定有无,纹禽踏花卸。 注释: - 凌晨:清晨 - 汲山泉:用泉水来洗涤 - 盥洗甫云暇:刚刚洗漱完毕,感到心旷神怡 - 徐行:缓缓行进 - 修竹间:竹林中 - 小立:稍微站立 - 疏梅罅:稀疏的梅花缝隙里 - 尖风耿薄日:尖利的风刮过薄薄地阳光 - 色影寒相射:色彩的影子在寒冷中相互投射 - 幽香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