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梵琮
【注释】: 一日高名及第归,野花啼鸟尽迎随。 娘生面目浑如旧,祇有青衫异昔时。 译文: 一天你高中状元归来,野花和鸣禽都来迎接。 我娘的容貌和从前一样,只是现在穿的是青衫。 赏析: 首句“一日高名及第归”,描绘了主人公在一次科举考试中高中状元归来的场景。这里的“一日”表明事情发生得非常迅速,而“高名”则是指状元这一尊贵的身份。接着,诗人用“野花啼鸟尽迎随”来描绘他归来时的盛况
淡红浓绿暗纷纷, 是处人家开竹门。 堪叹往来游玩者, 不知身已过花村。 注释: 淡红浓绿:这里指的是春天里盛开的桃花和柳树等树木的花朵。暗纷纷:色彩暗淡,纷乱。 是处:到处。 家家户户、处处、家家:泛指每家每户。竹门:用竹子编成的门。 堪叹:值得叹息,表示惋惜。 来往游玩者:经常外出游玩的人。 不知:不知道。 身已过花村:意思是说已经走过了花丛簇拥的村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里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共三十二首,这里选其中的第六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的风景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冬天的美丽景色。 临风索笑傲冰霜,吐露春光漏泄香。 注释: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挺立,不屈不挠地面对冰雪,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两岸断桥人不渡,一川疏影横斜阳。 注释:虽然桥梁断裂无法通行,但那如诗如画的景致却吸引了行人驻足欣赏,他们沉醉于这迷人的自然风光之中。
【译文】 如今十月半,批判旧公案。 达摩不会单传,夫子不会一贯。 老聃不会无为,洞宾不会煅炼。 长老不会说禅,衲僧不会穿线。 万象光中容易度,一毫头上最难逢。 半夜玉兔怀胎,天明金鸡生卵。 养得凤凰儿,百鸟不敢看。 踏折梧桐枝,飞去天崖畔。 招手唤归来,云中得相伴。 饮啄皆自然,一切总成见。 凤凰儿,凤凰儿,被阎老子索饭钱。 如何支遣,但对他点头三下,依实供款。 【注释】 今朝十月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今朝正月一,万事从头吉。 - 关键词解释: - 正月一:农历新年的开始,通常在公历一月一日。 - 万事从头吉:一切重新开始时都充满吉祥和希望。 - 译文:今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所有的事情都将重新开始,并带来好运与吉祥。 -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2. 和气暖如春,世味甜如蜜。 - 关键词解释: - 和气:和谐的氛围或态度。 -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描写杨柳的婀娜多姿。 “谩将淡墨画垂杨,袅袅腰枝百尺长。” “谩将”:徒然,白白地。 “淡墨”:用淡墨水在纸上勾勒出杨柳的外形。 “垂杨”:指杨柳。 “袅袅”:形容细长轻盈,这里指杨柳枝条随风飘摇的样子。 “腰枝”:柳树的枝条。 “百尺长”:形容杨柳的枝叶繁茂,高可达百尺。 “寄语行人不须看,一回看着断人肠。” “寄语”:告诉(某人)的话。 “行人”:指过往的行人。 “不须看”
【注释】 山中上元节:山上的元夕。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天上野云收:指天空中浮云消散,指月亮升起在天空。 豁开广寒殿:推开广寒宫的门。 清光射斗牛:月光射到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 姮娥与灯正:嫦娥正在月宫中。 一点难瞒处:有一点是难以隐藏的。 灯毬挂树头:挂在树上的灯笼。 笼中看走马:关在笼子里的马儿。 林下恣闲游:在林子里尽情地游玩。 吹灭旧纸撚:把旧纸张捻成团吹灭。 投子油:一种照明用的油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今天是正月十五,万物都迎来了更新。 和尚没有一样物事,如何能殷勤呢? 银烛高燃照天月,灯花盛开映洞春。 注释: - 今朝正月半:今天是正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是农历正月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元宵节。 - 万物尽更新:万物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衲僧无一物:和尚(尼姑)没有一样世俗之物,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修行。 - 何物当慇勤
【诗句释义】 衲僧家,达己灵。 有通变,解逢迎。 世人既已浊,不可自言清。 世人既已醉,不可自言醒。 和光同尘去,头头总见成。 岂不见昔年党太尉,无分无晓最分明。 【译文】 衲僧们悟性高,通晓世间变化。面对世俗纷扰,他们不表露自己的清高,也不说自己是清醒的。他们顺应着世间的尘埃与污垢,但一切事物在他们眼中都显得清晰明了。我们不妨回顾当年党太尉,他从未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迷失过方向。 【赏析】
注释:鞋带上的线断裂了,口也张开了,床下埋藏满了尘土。 随便拿起一件东西,就能穿着它,但人前拖去又拖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旧鞋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全诗通过对旧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