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珙
【注释】 杨岐和尚:指唐代高僧鉴真,俗姓淳于。 屋老四壁疏:房屋陈旧,墙壁空疏。屋:房屋,这里指寺庙。 四壁:四面的墙壁。 疏:空疏。 雪珠:即雪珠花,一种植物,花瓣似雪,故名。 床上跳:指雪珠花开在树枝上,像雪珠一样在树上跳跃。床上:比喻树梢。 犹有闲情怀:仍然保持着悠闲的心态。 闲怀:悠闲的心态。 对白云发笑:对着白云开怀大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鉴真和尚的
【注释】 虎丘:在江苏苏州西南,有虎丘塔,相传晋代高僧支遁在此建草堂,号支遁园。隆和尚:指虎丘禅师。 一啸:虎啸。 虚空掇转:意指禅定时心如止水,物我两忘。 南辰居北,北辰居南:古人认为天上有北极星,地上有北斗星,因此把北斗星比作“南辰”,把北极星比作“北辰”。这两句是说,天上的北斗星和地上的北斗星相对而坐,互不干涉,各得其所,互不侵犯。 驴作驴鸣,犬作犬吠:驴和狗都是畜生,它们虽然本性不同
【注释】 不破:不被打破;不碎:不被粉碎。玄关:佛教语,指佛性,即成佛的本性。窠臼:比喻旧有的形式、方法。烂却:毁坏。西丘:泛称隐士。传:传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禅人画师画像题赞中的两句诗。作者认为画师虽在模仿古代名家,但因缺乏悟性的“古人玄关”之妙,结果反而被打破了,又由于画师没有掌握绘画的“今时窠臼”之法,因而作品也失去了神韵,不能流传于世了。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注释: 道藏主号物外因作此偈,这是一首偈子,是作者为《道藏》写的。 何处是物外,徒然劳指注。 物外在哪里?徒然劳烦去指点注疏。 物物皆唯我,我实无比喻。 万物都是我,我没有比喻的对象。 去却我一字,动静随所寓。 去掉“我”字,动静都随所寄托的处所而变化。 灵光遍寰宇,今古绝来去。 灵光遍及整个宇宙,古今没有往来。 赏析: 这首诗是对《道藏》中“物外”概念的解读。在佛教中
【注释】睦州:今浙江淳安。拶(zā):弯曲,曲折。 雪峰:指雪窦,在浙江天台县。 一句内,三句外:语出《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而不敢问。” 星飞电卷:形容速度极快。 构得著,构不著:即“能构”与“不能构”。 死汉:《楞严经》中有:“此等众生,名死汉。” 赏析:诗以问答形式写禅理。诗人首先提出问题:“睦州拶折脚,如何嗣雪峰。”“睦州”,即睦州云门寺的石柱。传说这石柱为唐代大文豪韩愈所书
慈明和尚赞 得人怕,得人憎。 吓得神鼎,头缩面青。 烧火未著,晚参鼓鸣。 注释: 1. 得人怕:得到了很多人的畏惧。 2. 得人憎:得到了很多人的讨厌。 3. 吓得神鼎:吓得连神都为之震动。 4. 头缩面青:形容惊恐的样子,头也缩了,面色也青了。 5. 烧火未著:火还没有点燃。 6. 晚参鼓鸣:到了晚上,参礼时敲鼓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慈明和尚形象的诗歌
诗句释义 1 吹灭纸灯,眼前黑暗。 -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当灯光熄灭后,周围变得一片黑暗,强调了环境的突然转变和视觉上的不清晰。 2. 拈得白棒,胡挥乱挥。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失去光明后的反应或行为,即拿起一根棍状物随意挥舞,可能是在模拟使用武器或是表达一种失控的状态。 3. 黄河放出,太华裂开,大千沙界绝尘埃。 - 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某种巨大的力量或影响,将黄河的水放出来
注释: - 赵州和尚赞:这是一首赞颂赵州禅师的诗。 - 有底道:意思是“为什么”。 - 近在口皮边:比喻赵州禅师的禅法非常接近普通人的生活。 - 远过河沙国:比喻赵州禅师的禅法深远,无法用言语表达。 - 总描邈不著:意为无法形容其遥远和神秘。 - 镇州出大萝卜头:比喻赵州禅师的出现就像大萝卜头一样出乎意料。 - 是他亲见南泉:指的是赵州禅师亲自见过南泉普愿禅师。 - 观音院壁上,挂个葫芦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属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偈颂是一种佛教文学形式,由若干句四言或五言的韵文组成,通常用于诵读以传达教义。在这首诗中,每一句都包含了一个关键词,下面是对这些关键词的解释: 迷时从他迷 - 这里的“迷”指的是迷失、困惑的状态,"随他"表示顺其自然,不去强求。 悟时听他悟 - “悟”指的是领悟、明白的意思,而“听他”则是顺应自然,不抗拒变化。 九牛虽有力,拽之不可住 -
临济大师赞 得马祖(百丈)黄檗(白)之旨,发自己胸中本有底光明。 注释:得到百丈和黄檗两位大师的教诲,从而领悟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本有的光明。 见僧入门便喝,谓之临济一宗。 注释:看见僧人进入寺庙,就立即大声喝斥,这是临济宗的特有风格。 三世诸佛构不著,狸奴白牯构不著。 注释:所有的前世诸佛都没有住的地方,就像狐狸和牛一样,没有固定的住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临济禅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