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
【注释】 束发:束发而冠,指古代读书人开始学习的阶段。耽书:专心致志于读书。下帷:即闭门读书。编芸:编撰书籍。简蠹:简牍上虫蛀。费翻披:翻检翻阅。文从东汉:文章继承汉代的文学传统。东汉:指东汉时期,约公元25年至220年。言辞陋:文章陈腐、平庸。诗到西昆体:指唐宣宗时,宰相元稹等人以辞藻华艳为特点的诗风,被称为“西昆体”,对后来的宋词影响很大。气衰:气势衰落。千载未知谁独立
【注释】 清明:指清明节,古代在这一天有扫墓祭祖的习俗。 接席:即“接席”,指宴会。 燕坐:安于安乐之坐。 岸巾纱:指戴头巾,身穿短袍。 垂柳:垂挂下来的柳条。 争云问字:指争论、询问学问。颜阖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学生。他隐居深山,不问世事。这里借以比喻隐士的生活。 饭牛颜阖家:指颜阖家,因为颜阖家以养牛为主,所以用“饭牛”来代称。 长安道上红尘客:指长安路上往来匆匆的行人。 【赏析】
匡阜东来路欲迷,山风吹雪满迦黎。 眼看玉峡双龙出,自伴云松一鹤栖。 注释:匡阜,即匡山(在今安徽无为县),东来,往东来的小路。迦黎,即迦陵山,位于今江苏南京。双眼看玉峡,指观看玉峡的美景;双龙出,指两条像龙一样的山峰。云松,即松树;一鹤栖,指一只鹤栖息在云松树上。妙喜,即慧可,唐代禅宗僧。寂音,指佛经。金鎞,指金属制成的法器。荒城飞锡,指僧人带着锡杖来到一座荒废的寺庙里。 译文
渑池道中 九月忽又莫,吾行祇自伤。 秋兼人共老,愁与路俱长。 野果迎霜赤,园花带雪黄。 故人相慰藉,日晚引壶觞。 注释: 1. 九月忽又莫:九月突然又到了没有日子的时候(即农忙结束,农民开始休息的时间)。 2. 吾行祇自伤:我行走只感到悲伤。 3. 秋兼人共老:秋天和人一样都变得苍老。 4. 愁与路俱长:我的忧愁像路途一样漫长。 5. 野果迎霜赤:野外的果实在寒霜中显得红润。 6.
【注】 1.郡署:郡守官署。2.一新:指政局更新、政务刷新。3.重门:指官府的高大门户。4.别驾:指县尉,古代地方官名。5.朱轮:指车饰,代指高官。 6.榕树:榕树属植物,其叶大而茂密。7.“祗怜”句:意思是我因为去国远而惭愧。 【译文】 郡守官署已经很久不用了,我来后要刷新政事。 高大的府门上画着森严的戟,县尉的仪仗队整齐地站着。 晚风中榕树的叶影摇曳,阁中的梅花香气扑鼻。
【注释】 (1)“秦州”,今甘肃天水市。 (2)“川原”,指广阔的田野、平原,也比喻人。 (3)“鹃韵”,即杜鹃声。杜鹃,又名子规、布谷鸟等,鸣声凄切哀婉,常用来象征离别之情。 (4)“鹦鹉”,这里泛指各种禽鸟。 (5)“驴纲”,即驴驮物。 (6)“馲驼”,即骆驼。 (7)“五裤竞闻歌”,指百姓争相传唱,形容地方官政绩卓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行经秦州道中时,有感而作的一首记景抒怀诗
诗句注释 - 赠别高彦清宪郎: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相见即相别,其如念子何:意即在分别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牵挂。 - 汧云随晚骑,陇树照春罗:汧云和陇树都是诗人用以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词汇,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 仕志青霄远,高吟白雪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憧憬,以及希望自己能够像高洁的白雪一样,有着崇高的理想与抱负。 - 重逢定何地
十月一日得南京音信喜而有作 有使天边至,传来消息真。 至尊烦轸念,当宁重垂询。 老矣丹心在,归欤白发新。 赐环今可待,江上早梅春。 注释:十月一日,得知南京的消息,心中喜悦无比。有信使从天边传来,传来的消息是真的。皇帝和朝廷都对此非常关注。我已经老了,但心中的忠诚之心仍然如故;现在可以回家了,我的白发也变得稀少了。现在可以等待得到赏赐的环带了,期待着春天的到来,那时江边的梅花也会开放。赏析
【注释】 宁远:古县名。中书事:指在县里任职。廨(xiè):官署。高城:高大的城墙。短垣:矮小的围墙。渭水:渭河。山势:群山的地势。雨韭:春雨中的韭菜。春馔:春天的膳食。春桃:春日里的桃花。归辕:回家。 【译文】 新建的县衙已经落成,高大的城墙接着矮小的围墙。 渭河的水声争着流入渭水,群山的地势连着村落。 春雨中的韭菜供给了春宴的食馔,春天桃树照亮了傍晚的美酒。 老朋友情意深厚,我在此暂时停留
陇州 经过关隘心情浩荡,关树好像在相迎。 花儿凋谢胡桃树上挂果,雏鸟飞出鹦鹉鸣叫不停。 汧水潺潺流过城外的小镇,傍晚时分陇山颜色侵染城池。 奔波在外实在疲倦,只求暂时停留几天几夜。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陇州(今甘肃省东部)风光的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将陇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度关情浩荡,关树似相迎。”诗人站在关隘之上,放眼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