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芳
注释: 横林之北横山西,孤村流水古招提。青苔一径童不扫,白云半间人共栖。松枝甘露落麈尾,桂子香风吹麝脐。我来欲问生公石,道价孰与生公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的诗。贺润天泽住持保宁寺,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参观保宁寺时写的。 “横林之北横山西,孤村流水古招提。”这两句描绘了保宁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建筑风格。横林之北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这就是保宁寺。这里的环境宁静而古朴
诗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自和述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感慨。 1.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曾闻社酒可治聋,椑榼分来谢阿翁。” (注释:曾经听说过社酒能治愈耳聋,我特地从朋友那里拿来了这些。) - “社酒”:指一种用粮食酿制的药酒。 - “治聋”:治疗耳聋。 - “椑榼”: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 - “阿翁”: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或长辈。 - “才士谩磨龟砚石,贵人多佩虎符铜。”
【注释】 春来:春天到来,这里指初春。一月:整整一个月。苦阴雨: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少顷:一会儿。邀客嬉:邀请客人一起游玩。金斗:地名,在今四川资阳市北。水边:靠近河边的地带。杨柳:柳树。离离:形容繁茂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春阴雨天景色的诗。首句写阴雨连绵,整整一个月以来。次句写久雨之后忽然晴和了,于是邀客一同出去游玩。第三、四句写游玩地点是金斗城西芳草路旁的水边
【解析】 此诗为诗人送别挚友而作。首联写徐伯枢的家世,点明其“高士”的身份;颔联以梦喻人生,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颈联写自己对徐伯枢的思念;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并寄予了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东胶山人出不了村,南州高士之后裔。 十年曾做蝼蚁梦,四壁只有莓苔痕。 松牵女萝补茅屋,童引乳泉浇药园。 别来几度屋梁月,颜色宛然清且温。
红梅 前代支郎亦异哉,白云堆里植红梅。 树经劫火多番换,花向春风二月开。 邻舍杏桃多赧色,禅林草木绝纤埃。 一时想像题诗去,别日寻芳载酒来。 注释: - 支郎:这里指唐代诗人李商隐。他曾任秘书郎,所以后人称他为“支郎”。 - 白云堆里植红梅:比喻红梅生长在云朵堆积的地方,非常罕见。 - 树经劫火多番换:指红梅经历了战乱的洗礼,多次更换了生长的地方。 - 花向春风二月开
【译文】 好儿子刚踏上去任职的路途,父亲就闲居在家品尝美味。 诗卷上添着兵后的作品,酒尊中常常是为客人买酒。 江湖结社鸥盟冷清,辽海还乡鹤梦孤独。 烟水相望远相忆,寒云欲雪更模糊。 【注释】 1. 发轫(rèn):《诗经·小雅·鹿鸣》有“四牡騑駼,六辔如琴”。郑玄笺:“发轫,谓马行初发也。”发轫,驾车时拉起车前左边的轼(shì),表示开始行车。这里用来形容儿子即将开始新的生活或工作。 2.
徙居横山口号 为爱横山山水清,山前筑室小溪萦。 老夫枕石看云卧,儿辈求田候雨耕。 古井寒泉龙有宅,孤村夜月犬无声。 廿年两眼风尘暗,犹喜如今见太平。 【注释】 1. 徙居横山口号:作者迁徙至横山后所作诗歌的题目。徙:迁移,搬迁。 2. 为爱横山山水清:喜爱横山的山水清新秀美。为爱:喜爱的意思。 3. 山前筑室小溪萦:在山前建了一座小屋,小溪环绕着。山前:山的前面。筑室:建造房屋。 4.
重游虎丘寺 不谒闾丘谒虎丘,幅巾藜杖兴悠悠。 飘萧白发三千丈,来往青山八十秋。 宝地近曾为战垒,剑池今复属禅流。 老松知我题诗意,也学生公石点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不谒闾丘谒虎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思念之情。闾丘可能是指他的朋友或熟人,而虎丘则是他的常游之地。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 2. 幅巾藜杖兴悠悠:描绘了诗人带着幅巾
【译文】 二月初三客行至濠梁,恩情深厚还乡心切。 江南春气早早到来,濠上雨声闻而不寒。 花时多酿酴醾酒,芳馆重修芍药栏。 往事真成塞翁马,正须招集笑相看。 【注释】 濠梁:濠水之滨,即今安徽省凤阳县。 千墩:指千墩寺。 二难:指诗人自己和弟弟张仁。 且喜:欣喜。 南江:指长江的南部地区。 花时:指春天。 酴(tuī)醿(péi):一种名贵的花,又称“金英”。 芳馆:指美丽的园林。 芍药栏
【译文】 想起过去在雨中分别时的艰难,今天喜从天降云归故里。 郡守亲手挥动着笔杆书写历史,斋居头戴鹿皮帽身披狐裘。 草长林间都是书带,竹老溪园可钓竿。 独自怀念咸阳的殷博士,是否有黄耳传书报平安。 【注释】: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寄给卢公武(即卢照邻),也顺便问候殷孝伯(即殷仲文)是否安好。卢照邻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文人,殷孝伯也是一位才俊之士。 忆昔雨别去涂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