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芳
闻玉山顾隐居以赋役入城负疾而归而山中花竹多为有区区怀思寄诗代简 闻道庞公也入城,还家风雨近清明。 催租人去诗仍好,市药童归病已轻。 尚喜竹林青笋出,不嫌花径紫苔生。 野夫得此平安信,寻访姑迟数日程。 译文: 听说庞公也入城,还家风雨近清明。 催租人离去诗仍好,卖药童子回来病已轻。 竹子里青笋长出来,花径上紫苔也生长。 野外的人得到这样的消息,寻找他延迟了几天行程。 注释: 1. 闻道:听说。 2
【注释】 十载:十年。借车:指代长途旅行。家频徙:家中频繁搬家。应俗:顺应世俗。笔:文才,指写作能力。茅屋:茅草盖的房屋。苔上壁:长在墙壁上的青苔。抽簪:拔去簪子。别来:自从分别以来。行路难行甚:形容路途艰辛。何夕:什么时候。挑灯:点着灯。细与谈:仔细地谈论。 【赏析】 《答徐伯枢见寄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1207年(嘉定十二年),当时陆游正在夔州任通判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邀高则诚郊居小集” - 翻译:请高则诚到我的郊居中举办小规模聚会。 - 注释:邀请,邀请;郊居,郊外的住所或小屋。 第二句: “别多无那苦相忆” - 翻译:分别多了,总是忍不住地相互思念。 - 注释:别,离别;无那,无法忍受;苦相忆,非常想念。 第三句: “赖有尺书时往来” - 翻译:幸好我们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 - 注释:赖,依靠;尺书,简短的信函;时
申仲义,名不详,录事杭州。来时谈论慷慨风节可喜,于是作此以赠。 客来试问钱塘事,冠盖都非旧日人。 尚喜西湖堪种菊,不知东海欲扬尘。 手题王粲《登楼赋》,头戴陶潜漉酒巾。 如此江山如此客,政须倾倒洞庭春。 注释: 1.申仲义:名字,作者不详。录事,官名,掌管监察、纠察事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2.冠盖:指官吏的仪仗和车马。 3.堪:可以。 4.陶潜:东晋诗人,字子渊,号五柳先生。 赏析:
【注】: ①淮夷: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②东风:春风。满天涯:遍布大地,到处。 ③故人:老朋友,旧交。契阔:离别。 ④长镵(chán):农具。蕨芽:野菜。 ⑤坐待:等待。 【赏析】: 此诗为和沈启之立春之作,抒发了诗人在新春佳节之际的豪迈情怀。前四句写立春之时,东风依旧,春盘频举,醉笔题诗,表现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四句写友人相聚,老眼昏花,家贫如洗,却依然乐观面对人生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除夕时所作。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临江军清江(今属湖北境)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冠,初号中山居士,世称王安石。他主张变法,实行新法,世称王介甫。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尽道王门可曳裾,青山吾自爱吾庐。 新年且醉屠苏酒,旧业重修种植书。 堂上弄雏慈母喜,阶前系马故人疏。
【注释】 简吴江朱志道诸昆仲:写给朱志道等兄弟的一封信。 长至: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棣萼喜存兵后树:指朱志道等在战乱之后重建家园。棣萼是朱志道的字。 雪前枝:形容梅花在冰雪未融之前先开。 烽火:边塞报警的信号。 西山无火急:指近日没有发生战事。 东阁何人共酒卮:东阁无人饮酒作乐。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作者被贬为信州(今江西上饶)知州的第三年间。诗人在赴任途中经过吴江
【注释】次韵言怀二首:即作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慨或情怀。 柴门:指农家的柴门。 斋居缩似蜗:斋居,是古代学者读书的地方,所以这里说斋居像蜗牛一样缩在壳里,比喻自己生活清苦。 平陆:平坦的土地,指田野或小河。 识字老农家:老农,农民;识字,懂文字。这里用来形容老农懂得很多,可以交流学问。 野饭常留客:客人来时,主人常做野菜饭招待客人。 村醪(láo)颇胜茶:村醪是农家自酿的酒,茶是茶叶泡成的茶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学生对诗歌逐句释义并分析其作用。“出门”的意思是外出、离家,这里指诗人离开自己的家。“兴来时坐驰”意思是当兴致来的时候就会神游四方。“穷鬼”指那些贫穷的人,也指贫困的境况;“故人”,老朋友,作者用此词来表现自己心情舒畅、意气风发的状态。“野饭新菰米”意思是野菜煮的新菰米饭
陈伯大先辈偕邾中义陈容斋张子毅见过酒边以茶瓜留客迟分韵得茶字 白鹤溪清水见莎,溪头茅屋野人家。 柴门净扫迎来客,薄酒留迟当啜茶。 林响西风桐陨叶,雨晴南亩稻吹花。 北窗几个青青竹,题遍新诗日未斜。 注释: 白鹤溪:地名。白鹤溪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流在石头上留下了痕迹。溪边的草丛里长满了莎草,形成了一片绿色的草地。 溪头:溪流的源头。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柴门:用树枝和泥土搭建的简陋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