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芳
译文 神仙般的高人手持铁笛,喜爱玉山的双眸如青。 在玉山之巅拄着手杖,铁笛醉了时围住内屏。 天生丹穴凤为石,东望黑洋鲲出溟。 人杰地灵风物美,绝胜西蜀子云亭。 注释 1. 昆山陈伯康筑亭山巅:昆山,地名;陈伯康,人名;筑亭,建造亭子;山巅,山的最高处。 2. 杨边梅过之题曰玉山高处:杨边,地名;杨边梅,指杨边梅园;玉山高处,形容景色优美。 3. 且为赋诗命郭羲仲刘景仪及余和之:郭羲仲,郭羲
烈妇歌 陈君手持烈妇碑,劝我为作烈妇歌。 人生自古孰无死,烈妇之死名不磨。 本是东沧小家女,粉黛不施眉自妩。 父怜母惜忍违离,纳婿于家半年许。 阿爷从军气颇粗,欲杀不义奔京都。 手持芒刃机不密,身落祸坑家乃屠。 绣衣郎君元帅子,少年绝爱倾城美。 愿言携手与同归,即免枭首尸诸市。 郎君满屋堆黄金,安知难买烈妇心。 耳边言逐飘风过,腹内怨含沧海深。 骂声不绝郎君怒,马上挥刀斫头去。 双鸾羞对青铜镜
下面是对《夏五杂书》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远客相过说帝都: - 原文:远客相过说帝都,黄金如玉米如珠。 - 译文:远方的客人来我家中,向我描述京城的繁华。那里如同遍地黄金,又似满地珍珠。 - 注释:远客:远方的客人。相过:来访。说:描述。帝都:指的是首都或京城。 - 赏析: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与富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内园人歇催花鼓: - 原文:内园人歇催花鼓,市肆尘生卖酒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诗句和译文对应: - 一天风雨夜漫漫:一天中经历了漫长的风雨交加的夜晚。 - 独为先生发永叹:独自一人,为先生感到无尽的哀叹和思念。 - 杜甫百忧茅屋破:杜甫身处贫困之中,他的茅屋被风雨所破。 - 郑虔三绝坐毡寒:郑虔在寒冷的毡上创作了三绝诗。 - 莺花紫禁回头梦:在紫禁城里,我回首过去的梦想。 - 烟树青山抱膝看:我在青山绿树之间抱膝而坐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附上赏析。这是一道诗歌的默写题,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淞江太湖”和“苏昌龄先生”等提示性词语。本诗是一首送别之词,全词意境高远,风格豪放,语言自然流畅。 【答案】 译文: 在震泽与智愚隐长老、苏昌龄告别, 我乘船经过淞江、太湖,春日里水波荡漾,湖边白鸥也来寻找旧盟。 老和尚沽酒助兴壮行色,坡公赋诗以慰别情。 燕子衔来春天的消息书屋更安静
网页时间是:2023-09-18 《寒食日闻乡信口占》是元代诗人谢应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听到家乡的消息后,心中涌现出的复杂情感。首联“邻舍惊呼避蝮蛇,老妻嗔怒唾乌鸦”,通过邻舍和老妻的反应,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对蝮蛇的恐惧和对乌鸦的厌恶。颔联“谁知昨夜三更雨,又送春风一度花”,则转入写春景和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颈联“寒食清明人上冢,夕阳芳草客思家”
诗句释义与赏析: 奉寄杨铁厓先生 光范门前三上书, - 注释:在光范门(今南京的中华门)前,他曾经三次上书(向朝廷进献意见书)。 - 赏析:表达了对杨先生的尊敬和钦佩,强调其多次上书的勇敢和坚持。 先生曾为发长吁, - 注释:先生因忧虑而叹息。 - 赏析:反映了杨先生面对国家大事时的忧虑之情,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桥杨柳藏书屋, - 注释:位于□桥旁的杨柳树下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 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太伯祠前人走马,姑苏城上树栖鸦。 知君觞处多怀古,忍听《吴趋》唱小娃。 注释: 1. 兰省归来日未斜,闭门尘静似山家。 兰省:指御史台,即御史省。 归来日未斜:指诗人刚从御史省回来。 闭门尘静似山家:关门闭户,外面的喧嚣声仿佛与世隔绝的山中人家一样安静。 2. 教儿楷字誊诗稿,遗客生绡写墨花。 教儿楷字誊诗稿
钱塘形胜接苏湖,风物于今入战图。 独尔碛沙仍似旧,诸公杯酒不相孤。 远山云敛千峰出,幽树春来百鸟呼。 白发老僧盘膝坐,笑看车马涉危涂。 注释: 1. 钱塘形胜接苏湖,风物于今入战图:形容钱塘地势险要,风景优美,现在却成为了战场的一部分。 2. 独尔碛沙仍似旧,诸公杯酒不相孤:意思是说虽然这里已经成为了战场,但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宁静和美好,各位公侯在饮酒畅谈,没有感到孤独。 3. 远山云敛千峰出
【注释】斛:量词,容量单位。虞山:在今江苏省吴县东北,有虞山、蠡山、周仓山,并称三山,为著名风景区。秋声:指蟋蟀的鸣叫声。子虚:汉代司马相如作《子虚赋》以讽谏楚王,此借指文章。盖:车盖。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闲情逸趣的山水图画。诗人通过自己的笔触将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们仿佛看到诗人在悠闲自适的环境中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心情十分舒畅。 首联写景抒情,诗人用“日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