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樵
【注释】 冷云:指阴云。堆里散人家,形容山高林密,云雾缭绕的景象。叠嶂回峰往往遮:形容山峰重叠,层层叠叠,回旋曲折,遮蔽住了天空,也遮蔽住了人们的视线。触石才通西涧水,借春只有北枝花:形容山路崎岖,只有西面的涧水才能通过;春天来临的时候,只有北方的梅花才开放。月临古径松阴斗,风引前朝树势斜:月光照亮了古旧的道路,松树林荫相交错。风吹动了古旧树木的枝条,使它们斜向一边。谁信壶中天地阔
少微岩 石丑松寒槲叶干,振衣又在碧霞边。 南州处士星犹近,今岁中秋月未圆。 云叶长黏岩上石,雨苔不满洞中天。 麝香眠处休惊起,绿桂初红果欲然。 译文: 少微石丑松寒槲叶干,振衣又在碧霞边。 南州处士星犹近,今岁中秋月未圆。 云叶长黏岩上石,雨苔不满洞中天。 麝香眠处休惊起,绿桂初红果欲然。 注释: 少微:指山名少微山。石丑:形容岩石坚硬如石。松寒:指松树因寒冷而枯萎。槲叶干:指槲树叶子已经干枯
【注释】 三泉:即《三泉诗》,是唐大历年间诗人卢仝创作的一首七绝诗。 奔流:指泉水。脉脉:水流声细碎如丝,故称之。轩楹:厅堂的梁柱。 石面:砚台的表面。 机心:指功名利禄之心。 【赏析】 此诗写三口泉水源远流长,终年不息,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名利淡薄,归隐林泉的向往之情。 首联“泉眼离离傍石棱,奔流脉脉到轩楹”,描写了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涌出,沿着石棱奔流而下
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所作的一首咏瀑布诗,全篇以瀑布为题,通过对瀑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下面逐句解读: 1. 怪雨蛮烟入座寒,居然烟雨隔晴天: - 译文:“奇异的雨和烟雾笼罩着这里,使得我坐在这里感到一丝寒意。然而,即便如此,烟雾中的天地依然显得如此清晰。” - 注释:“怪雨”指的是不寻常的大雨,“蛮烟”指瘴疠之地的烟云缭绕
山堂 石甑寒来雪易凝,北峰良夜月盈盈。 人离雪外只方丈,月比城头低一程。 息石有棱依砌活,茯苓无种入庭生。 白云寒处人踪绝,不是山光说性情。 注释: 1. 石甑寒来雪易凝:石甑(古代的一种容器)在寒冷的天气下容易结冰凝结,形容冬天的寒冷。 2. 北峰良夜月盈盈:北峰上的月亮非常明亮。良夜指美好的夜晚。 3. 人离雪外只方丈:人们离开了雪地,只剩下方丈之地。方丈是一个佛教用语
心远庵 著屐登山援葛藟,听猿待月夜眠迟。 书成袖里燕衔去,月死枝头猿不知。 寄远岂无萱草带,勒铭自写茯苓芝。 何须更觅桃源路,朝市山林处处宜。 注释: 1. 著屐登山:穿着鞋爬山。着:穿、着。屐:木制的鞋。 2. 援葛藟:攀附葛藤。 3. 听猿:指听山中之猿啼声。 4. 书成袖里燕衔去:形容自己写作时心情舒畅。书:指文章或书信。 5. 月死枝头:比喻人死去。 6. 寄远:寄托远方的思念之人。 7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风磴盘空冷逼人” - 注释:风中的石阶盘旋在空中,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风吹过石阶时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寒冷而孤独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面对着无尽的空旷和寂寞。 2. “林居穴处古遗民” - 注释:在林中隐居,像古人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代文明的某种程度的排斥或不满。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永日观》。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以及关键词的注释: 1. 几番落叶树阴残,说与山人更不看。 - 注释:几次秋风吹落了树叶,我告诉山中隐士不要再看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变迁的感慨。秋天的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生命状态,即年岁已高,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而“说与山人更不看”则是在表达自己不愿看到这衰败景象
诗句输出:客路风霜厌远行,芰荷犹映旧袍青。东山云杳家千里,南国秋深雁一声。玉笋班头红日近,金华洞口白云扃。求仙何似求名切,几误还丹炼未成。 古诗译文: 客途的风霜让我厌倦了长途跋涉,荷叶上露珠依然在映照着我那件旧时的青色长袍。东边的群山云雾缥缈,仿佛是千里之外的家乡,而在南方的深秋时节,一声大雁的哀鸣让人心生感慨。玉笋般的山峰,太阳快要下山了,而金华洞口的山雾缭绕如同紧闭的大门
绿楚丹荑处处迷,东风吹下万玕琪。 月无寸影夜如曙,地有六花春不知。 玉树曾闻后庭曲,天葩别有寄生枝。 琼楼银阙知何限,约客瑶池未可期。 注释: 1. 绿楚丹荑:绿色的小草,红色的小芽。 2. 玉树:形容树木高大挺拔。 3. 后庭曲:古代一种歌曲名。 4. 天葩:天上的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在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