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屐登山援葛藟,听猿待月夜眠迟。
书成袖里燕衔去,月死枝头猿不知。
寄远岂无萱草带,勒铭自写茯苓芝。
何须更觅桃源路,朝市山林处处宜。
心远庵
著屐登山援葛藟,听猿待月夜眠迟。
书成袖里燕衔去,月死枝头猿不知。
寄远岂无萱草带,勒铭自写茯苓芝。
何须更觅桃源路,朝市山林处处宜。
注释:
- 著屐登山:穿着鞋爬山。着:穿、着。屐:木制的鞋。
- 援葛藟:攀附葛藤。
- 听猿:指听山中之猿啼声。
- 书成袖里燕衔去:形容自己写作时心情舒畅。书:指文章或书信。
- 月死枝头:比喻人死去。
- 寄远:寄托远方的思念之人。
- 勒铭:刻下自己的名或字。
- 桃源:指世外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载,武陵人捕鱼为业,误入桃花源,见其中人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于山林之中,以山水为伴,以松鹤为友,创作了许多诗篇,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全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著屐登山援葛藟,听猿待月夜眠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之中的生活情景。着屐:穿着木屐。葛藟:即葛蔓,植物名。援葛藟:攀附葛藤。这句意思是诗人穿着木屐上山,攀附葛藤。听猿:听到山中的猿叫声。待月:等待月亮升起。夜眠迟:夜晚睡眠时间延长。
“书成袖里燕衔去,月死枝头猿不知。”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创作诗文的情景。书成:指文章写成。袖里燕衔去:比喻自己写作时心情舒畅,如同燕子衔食般轻松愉快。月死枝头:比喻人已经死去。猿不知:猿不知道作者已经离去。
“寄远岂无萱草带,勒铭自写茯苓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寄远:寄托远方的思念之人。萱草带:用萱草制成的腰带,用来象征对亲人的思念。勒铭:刻下自己的名或字。茯苓芝:灵芝,这里指灵芝草。
“何须更觅桃源路,朝市山林处处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何须:哪里需要。桃源路:传说中的理想生活之地,即桃花源。朝市:朝廷和市场。山林处处宜:无论是在朝市还是山林,都适宜隐居生活。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和创作过程,展现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理想的生活状态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